材料帝國

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幾個條件需要答應(1/3)

    “樊主任覺得什麽地方不合適?”秦海問道。

    樊誌淵想了想,說道:“咱們畢竟是搞科研的,還是應當有全國一盤棋的思想吧?國外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如果我們自己開發出來的技術還搞技術封鎖,那咱們國家的技術水平不就更低了嗎?”

    “是啊,小秦,樊主任說的這個道理是對的。”吉振榮也插話道,看到秦海想說什麽的樣子,他連忙攔住,不讓秦海開口,搶著說道:“小秦,你不用解釋。我明白你的想法。低溫材料研究中心是你們大秦集團投資建立起來的,所以開發出來的技術,應當以你們為主,這一點我們是能夠理解的。但咱們國家有協作的傳統,過去哪家企業有什麽好的技術,大家都可以過去學習,通過這種互相學習,能夠促進技術的傳播。咱們畢竟是一個科技落後的國家,這也算是中國國情吧。”

    秦海笑了笑,說道:“吉主任,我想問一下,咱們華清化工係的老師正在做的研究課題,會不會拿去和京大化學係的老師共享?”

    “這怎麽可能!”吉振榮想也不想,脫口而出道。說完,他才發現自己落入了秦海的圈套,不禁老臉有些羞紅,訥訥地解釋道:“科研和生產還是不一樣吧。科研講究原創性,如果一個思想被同行了解了,他們先發表了文章,我們做的工作就沒有價值了。可是生產就不一樣了,反正都是產品。互相不衝突的。”

    秦海大搖其頭:“怎麽會不衝突呢?人無我有。我的產品就可以賣高價;我有人有,我的產品就賣不出高價。這其中的差異大得很呢。就以低溫鋼材來說,如果其他企業也要建設大型乙烯工程,需要使用的低溫鋼材就隻能從我這裏購買,我就有利潤了。如果大家都知道這項技術了,我們掙誰的錢去呢?”

    樊誌淵和吉振榮二位都是在科研機構裏呆著的人,很少有機會與他人如此赤裸裸地探討掙錢的問題。聽到秦海把利潤的事情說得如此義正辭嚴。兩個人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才好。

    秦海繼續說道:“咱們國家過去的協作製度,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缺點。優點的部分,剛才兩位主任都已經說過了,我完全讚同。但它的缺點就在於鼓勵了搭便車的行為,如果大家都等著搭別人的便車,那麽還有誰願意自己開車呢?”

    “看來我有些草率了。”樊誌淵麵有尷尬之色地說道。

    “怎麽,樊主任已經把這些材料的工藝透露給別人了嗎?”秦海問道。

    “這怎麽會呢!”樊誌淵趕緊否認,“咱們之前是簽過合作協議的。沒有經過你們的允許,我們這邊的研究人員不會隨便泄露研究成果,這一點我們是做得非常嚴格的。隻是……上次京石機的黎廠長來設計院談業務的時候,聽說我們在搞低溫鋼材,表示了一下興趣……”

    “你答應他了?”秦海聽出了樊誌淵的潛台詞。

    樊誌淵像犯了錯誤的孩子一樣,老老實實地點點頭。說道:“我當時沒想太多。就說等工藝成熟之後,會向他們提供的。小秦,你上次不是說乙烯三機要找製造企業嗎,京石機的實力很強,我是想推薦他們來作為生產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