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四百四十一章 要搞技術封鎖(1/3)

    在采列捷利的實驗室裏,秦海見到了許多塊金屬材料的樣品。采列捷利如數家珍地向秦海介紹著:這是ZG10Ni5鋼材,能夠耐零下115攝氏度的低溫,用於製造乙烯機組的機殼;這是25i3Mo鋼材,耐零下75攝氏度低溫,主要用作機組隔板的鍛件……

    這些金屬材料的標號,秦海並不陌生。事實上,早在采列捷利到中國來工作之前,樊誌淵他們也已經從一些國外文獻上了解到了這些材料的大致情況。但了解歸了解,具體的配方、冶煉方法、熱處理過程,都是空白,想憑空生產出這些鋼材,談何容易。

    采列捷利在蘇聯的時候,就是專門從事低溫鋼材研究的,他的加盟,直接縮短了化工設計院開發這些鋼材的周期。有許多鋼材的生產工藝直接就是采列捷利帶過來的,隻是在實驗室裏重新進行了一下驗證而已。蘇聯企業這麽多年積累下來的技術不少,但大多數技術都沒有申請過專利,采列捷利既然已經來到中國,自然也不會摳摳縮縮地不願意把這些技術貢獻出來。在他想來,是自己的老雇主對不起自己,那就別怪自己把技術賣給新雇主了。

    “專家就是專家啊,困擾了我們十幾年的難題,采列捷利先生一來就給我們解決了。我們大家都說,這是秦總慧眼識珠,給我們請來了大神啊。”樊誌淵跟在秦海身邊,不失時機地把采列捷利和秦海的馬屁都給拍了一通。

    采列捷利正在學習中文。但還遠遠不夠熟練。秦海把樊誌淵的話翻譯成英語說給采列捷利聽。采列捷利連連擺手道:“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我隻是參與了大家的工作而已。比如這位李先生,在低溫材料方麵的造詣就非常深,在他的啟發下,我對我們過去研究出來的幾種材料都做過了改進,效果非常明顯。”

    秦海順著采列捷利所指看過去,隻見他所說的那位李先生。原來也是一位熟人,正是秦海上次來設計院裏交過鋒的刺頭研究員李明亮。不過,在見識了秦海的不凡,以及看到秦海對研究中心的投入之後,李明亮對秦海的態度已經完全改觀了。此時,他見秦海把目光投向自己,便笑著走上前來,說道:

    “這些材料的研究成功,采列捷利先生的功勞是最大的。秦總的功勞則是排在第二位的。如果沒有秦總為我們建立的這個研究中心,我們有再大的本事也發揮不出來,恐怕現在還呆在辦公室裏憑著文獻異想天開呢。”

    “李老師過謙了。”秦海笑著向李明亮打了個招呼,說道:“要想馬兒跑,就得讓馬兒吃草。我既然委托大家搞低溫材料的研究,自然就得為大家提供條件。這能算什麽功勞呢?你們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突破這麽多技術障礙。真是讓人覺得驚訝。等到這些材料定型之後,我請大家喝酒,給大家每人送上一個厚厚的紅包。”

    “哈哈,那可怎麽敢當。”樊誌淵說道,“我們都是拿了工資的,秦總的紅包,我們可不敢接。”

    秦海道:“我不能和大家比,大家都是有學問的人,我是個文盲,窮得隻剩下錢了。大家做出了這麽大的貢獻。我不表示表示,心裏肯定是不過意的。樊主任,這件事還得要麻煩你,統計一下各位老師在這個項目中做出的貢獻,以便我們能夠按大家的貢獻給出感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