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三百七十七章 如何為金塘的發展服務(1/3)

    同一時間,山南省金塘市政府的小會議室裏,煙霧繚繞,市長饒榮根正在召集所有的市政府領導緊急討論一個議題:關於金塘化工材料公司申請工業用地,用於新建兩家化工廠的報告。

    “金塘化工材料集團公司,是剛剛在咱們工商局注冊成立的,此前被安河省的企業家秦海先生兼並的金南化工廠、紅光玻璃鋼廠等幾家企業,現在都已經被歸並到化工材料集團公司的旗下。秦海先生的全權代表寧默先生向我們提出,希望市政府能夠向他們提供1萬畝土地,用於建設兩家化工廠。同時他還希望我們預留出2萬畝土地,用於未來建立一家年產80萬噸乙烯的大型企業。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他們提交的申請材料,以及對土地位置的要求。”

    分管工業的副市長沈傳明首先向眾位同僚介紹了議題的基本情況。

    “這是一件大好事啊!”副市長劉向陽興奮地說道,“這位秦海先生,前些天我了解了一下,原來是赫赫有名的一位企業家啊。他搞的一種做塗料的機器,賣到了歐美市場上,聽說賺了好幾個億,是好幾億美元啊。大家想想看,這是一個什麽概念。還有,他兼並了金南化工廠、紅光玻璃鋼廠等幾家企業之後,這些企業現在都已經恢複生產了,據說利潤還不錯,解決了咱們市許多下崗失業的問題。

    現在秦先生把幾家企業整合起來,還要再投資新建另外的化工廠。這對於我們金塘的經濟發展。還有職工就業,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們應當給予大力的支持。”

    另一位副市長陳自強也附和道:“我同意老劉的觀點,咱們花那麽多精力去搞招商引資,可是能夠吸引過來的投資還是非常有限。現在人家把投資送到咱們門上來了,咱們還有什麽可猶豫的?當然是盡全力給予支持,把能夠提供的優惠政策一次性地給足。不能讓這尊財神爺跑到別人那裏去了。”

    “是啊是啊,自從秦先生到金塘之後,幾家化工廠的工人都得救了,全市的財政狀況也因此得到了好轉,這樣的財神,咱們可得抓緊了。”其餘幾位副市長也都異口同聲地說道。

    饒榮根皺了皺眉頭,說道:“招商引資,這是市政府堅定不移的原則,這一點不需要大家再多說了。我們今天召開這樣一個市長辦公會議。最重要的是要討論一下,如何能夠為化工材料集團公司提供最好的服務,同時,如何能夠讓化工材料集團公司最好地為金塘的發展服務。”

    饒榮根的話說得有些繞口,但在座的都是人精,一下子就聽出了饒榮根此言的要點。所謂為化工材料集團公司提供服務。那隻是一個幌子。說不說都是一樣的,關鍵的地方在於後一句,即如果讓化工材料集團公司為金塘服務。

    要說起來,金塘需要企業幫忙的地方,可實在是太多了。道路要修繕,學校要加固,政府辦公樓要裝修,市委機關的家屬院要建兩幢新樓……所有這些歸結起來都是一個字:錢。

    雖然在秦海兼並了金南化工廠等企業之後,金塘的工業有所起色,但政府的財政收入依然是十分微薄。連給全市的機關、事業單位發工資都緊緊巴巴,更別說搞什麽建設項目了。現在有一個據說手頭有幾億美元的大財主要在金塘擴大投資,這難道不是一個化緣的好機會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