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二百九十一章 陰魂不散的庫塞拉(1/4)

    “把這些人調到你們廠……這可能有點不太現實啊。”莫孔朝遲疑著說道,“你們廠名義上是集體企業,實際上就是你們幾個人合股的私營企業。二陶是國營企業,哪有工人願意往私營企業裏調的。”

    “當然有。”劉碩說道,“莫市長,您記得我跟您說起過我們廠的名譽廠長秦海吧?他現在在安河正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他原來所在的一家國營企業,也就是青鋒農機廠,給兼並掉了。”

    “兼並?”莫孔朝詫異道,“你是說,秦海的私人企業把一家國營企業兼並了?”

    劉碩道:“正是如此。我聽說,這是農業部點過頭的,安河省也同意,結果秦廠長就把青鋒農機廠兼並了,全廠工人原來是國營企業職工,現在都變成了私營企業的職工。我和秦廠長通電話的時候,他告訴我說,青鋒農機廠裏原來的職工絕大多數都接受了這種變化,沒有擔心鐵飯碗的問題。”

    劉碩這番介紹,其實有些斷章取義。秦海在兼並青鋒廠的時候,擔心職工情緒波動,也擔心一部分官員出於意識形態的考慮而反對,因此刻意保留了5%的國家股。這樣一來,改製後的青鋒廠就不是單純的私營企業,而是有國有股份的合股企業。這其中的細節,秦海沒有向劉碩說得太明白,劉碩也不願意向莫孔朝說得太明白,所以才有這樣一番似是而非的解釋。

    “安河省的步子,邁得真夠大的。”莫孔朝不無羨慕地讚道。作為一名地方官員。他並不覺得私營企業兼並國有企業有什麽不對,隻要這家私營企業能夠給地方創造更多的利稅。不過,他也知道,如果沒有部裏、省裏的領導支持,他是不能在曲武照搬這種模式的。關於國企改革的探索很多,但所有製問題一直都是雷區,輕易不能觸動。

    “小劉,咱們曲武的情況,和安河省可能還些不同。不過,你說的這種情況倒也有一些啟發。你覺得。如果你們公開招聘技工,會有工人願意拋下鐵飯碗到你們那裏去嗎?”莫孔朝問道。

    劉碩堅定地點了點頭,說道:“一定會有的。照現在的形勢來看,我們的陶瓷刀在世界範圍內熱賣已經是定局了。有這麽大的銷售額。我們完全可以把職工的工資提高一倍甚至更多。古人不是說嗎。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我相信隻要我們把這個待遇公布出來,就肯定會有人願意過來。”

    “這麽說,你們是考慮過這個問題的?”莫孔朝聽出點味道來了。原來劉碩早就在打幾家國營陶瓷廠的主意了。

    劉碩並不掩飾,他說道:“沒辦法呀,我們也是病急亂投醫,畢竟是國際訂單嘛,我們怕達不到生產能力,影響了外貿,有損國家的形象。不過,我們現在還沒有把招聘海報貼出來,怕幾家大廠子說我們挖他們的人才。”

    “該挖就挖!”莫孔朝道,“3億美元的創匯,就算把我們整個曲武的力量都用上去,也不算多。一陶、二陶他們自己不爭氣,廠子搞得半死不活,還不如把他們的人騰出來,給你們用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