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二百三十八章 畫圈圈咒你(1/3)

    在岑州發展化工產業的想法,是柴培德上任之後提出來的,其始作俑者,還得算到秦海的頭上。在柴培德向秦海問計的時候,秦海告訴柴培德,基礎工業的發展會是未來幾十年的重點,誰掌握了基礎工業,誰就擁有了在經濟上的發言權。化工產業是基礎產業的一部分,而且當前國內化工產品正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在這個時候發展化工產業,恰逢其時。

    柴培德對於化工產業也有一定的興趣,但信心卻沒有秦海那樣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岑州市在化工方麵的基礎並不算很好,要與金塘之類的城市相競爭,還有明顯的劣勢。如果不能找到一些主打產品,迅速地占領一部分細分市場,那麽自己就沒有什麽發言權,恐怕也很難爭取到省裏以及國家的支持。

    在這個時候,秦海向柴培德提起了汽車用化工材料的問題,請柴培德予以關注。他表示,根據國產化辦的預測,到1990年,國內汽車用塑料總計可以達到3萬噸左右,其中包括約7500噸聚氨酯、5000噸聚氯乙烯、4000噸聚丙烯、3200噸abs以及其他數十種不同的塑料品種。

    車用化工材料種類繁多,而每種產品的需求量卻十分有限,因此不適合大型化工企業涉足,對於岑州這樣化工業剛剛起步的城市卻極其合適。隨著國內汽車產量的不斷提升,這些材料的需求量也會與日俱增,這樣又正好能夠與當地生產能力的提升相匹配。如果能夠建成一個車用化工材料基地,岑州的經濟將會擁有一個醒目的亮點。

    柴培德被秦海描述的美好前景所打動,他說服了市委以及市政府的其他官員,將化工產業確定為岑州市在七五、八五期間重點發展的產業。隨後。他就帶著擔任化工局局長的徐揚,來到了浦江,請求楊新宇將汽車化工材料交給岑州市來研發和生產。

    由於此前北溪汽車配件基地的事情,楊新宇對柴培德的印象很不錯,但他非常抱歉地向柴培德表示:汽車化工材料的生產,將優先考慮已經有一定化工產業基礎的幾個城市。而不可能交給一個基礎薄弱的城市去承擔。

    也不知道是從秦海那裏得到了一些暗示,還是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道理,柴培德在得到楊新宇的拒絕後,並沒有放棄,而是吩咐徐揚盯住國產化辦的一舉一動,尋找可能出現的機會。

    這一次的協作洽談會,對於岑州來說是最後一次機會。如果金塘、梅城等城市接受了國產化辦的委托,開始生產車用材料,那麽岑州就隻能望洋興歎了。因為這些城市的確比岑州更有競爭力,楊新宇也不可能為了與柴培德的私交而違背原則。但柴培德卻有一種隱隱的預感,那就是金塘等城市有可能會有恃無恐地不給楊新宇麵子,這時候,岑州就有機會介入了。

    柴培德的預想果然在協作洽談會上應驗了,王鬆安等人拒絕接受50%的技術分成要求,這就意味著他們拒絕了與國產化辦的合作。柴培德迅速跟進,向楊新宇表示岑州可以接受這樣的條件。願意成為汽車用化工材料的生產中心。楊新宇在對王鬆安等人苦勸多次未果之後,終於接受了柴培德的要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