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作物栽培耕種(精裝)

古代園藝 2.(1/3)

    古代園藝 2.

    我國古代花卉園藝

    花卉泛指一切可供觀賞的植物。包括它的花、果、葉、莖、根等。通常以花朵為主要觀賞對象。從一般意義上講,花卉也是代表一切草木之花。

    我國古代花卉園藝起源很早,先秦時期已經出現了具有觀賞價值的人工園林。我國的花卉資源豐富,經過長時間的引種和國內外交流,積累了很多花卉園藝經驗。

    我國的獨立的花卉園藝是從混合的園囿中分化出來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園”、“圃”、“囿”等字。商周時期的園圃是栽培果蔬的場所,所栽果木如梅、桃等也兼有很好的觀賞價值。當時的囿和苑都是人工圈定的園林,有垣稱囿,無垣為苑。

    漢代,漢武帝利用舊時秦的上林苑,加以增廣,“周袤數百裏”,南北各方競獻名果異樹,移植其中,多達2000餘種,有名稱記載的約100種,建成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規模的植物園,在我國花卉栽培史上有較大影響。

    漢代已經有了盆栽花技術。考古工作者從河北望都一號東漢墓中發現墓室內壁有盆栽花的壁畫,表明盆栽花至遲在東漢時已流行。

    從花卉本身的演變看,許多花卉原先本是食用、藥用的植物,人們喜愛其花朵,遂逐漸轉變成專供觀賞的花卉。或者食用、藥用兼顧,如白菊花、芍藥、荷花等。但是,更多的是發展成為專門的觀賞花卉,如我國獨特的牡丹、蘭花、菊、臘梅、月季、茶花等,它們是花卉的主流。

    自從有了園圃和苑囿,便從農業生產中分化出專門從事栽植觀賞植物的勞動者。這些人世代經營,經驗日益豐富,並逐漸形成了專業的花卉種植戶“花農”和供應花卉的“花市”。

    隋唐時期,花卉業大興。唐王室宮苑賞花之風盛行。長安城郊已有專業的花農,花市上出售花木有牡丹、芍藥、櫻桃、杜鵑、紫藤等。

    長安城春季有“移春檻”活動。即將名花異卉植於檻內,以木板做底,在木板下安裝木輪,使人牽之行進,所到之處,鮮花就在眼前,賞心悅目。

    還有“鬥花”之舉。富家豪商不惜千金購名花植於庭院中,以備春來鬥花取勝。這些賞花遊樂活動,推動了花卉種植,長安幾乎成了四季花發的都城。

    宋元時期,花卉的觀賞從上層人士向民間普及。據北宋文學家歐

    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花開時,士庶競為遨遊。往往於古寺廢宅有池台處為市,並張幄巒,笙歌之聲相聞……至花落乃罷。

    南宋臨安以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有賞芙蓉、開菊會等賞花活動。錢塘門外形成花卉種植基地,種藝怪鬆異檜,四時奇花,每日市於都城。民間紛紛栽種盆花,相互饋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