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作物栽培耕種(精裝)

古代栽培 7.(2/2)

    根據王禎《農書》記述:

    一年生棉其種本南海諸國所產,後福建諸縣皆有,近江東、陝右亦多種,滋茂繁盛,與本土無異。

    這說明一年生棉是從南海諸國引進,逐漸在沿海各地種植,進而傳播到長江三角洲和陝西等地的。

    元初的黃道婆改革家鄉的紡織工具和方法,生產較精美的棉布,推動了鬆江府一帶手工棉紡織業的興起,也對長江三角洲的植棉業起了促進作用。這一時期棉花的栽培技術和田間管理也日趨進步。

    到明代時大部分人知道了種棉的方法,這為棉花進一步普及奠定了基礎。明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初,即令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棉各半畝;十畝以上倍之;又稅糧亦準以棉布折米”。可以看出當時政府對棉花種植的重視。

    從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可知當時植棉和棉紡織已遍布全國。

    明代經濟學家邱浚在《大學衍義補》中說,棉花“至我朝,其種

    乃遍布於天下,地無南北皆宜之,人無貧富皆賴之。”

    據明代農學家徐光啟《農政全書》記載“精揀核,早下種,深根短幹,稀科肥壅”4句話,通稱為“十四字訣”,總結了明末及以前的植棉技術。

    當時,長江三角洲已進行了稻、棉輪作,這樣就可以消滅雜草、提高土壤肥力和減輕病蟲害;很多棉田收獲後播種黃花苜蓿等綠肥,或三麥、蠶豆等夏收作物,創造了棉、麥套作等農作製,使植棉技術達到了新的高度。

    明代晚期,種棉業不但普及全國,而且人們根據一些標準可以判

    斷它的優劣,知道選種的技巧。由於棉花的種植,使江南經濟走在全國的前麵。棉花為明代的農業生產開創了新局麵。

    清代的棉花種植範圍進一步擴大,所種的麵積也有所增大,價格也是很高的。經濟作物的種植受市場供需關係及價格上下的影響,棉花的價格高,種植就較多。當時凡是能適合種棉花的地方,都有棉花的種植,並且品種不一樣。

    清代大規模引種陸地棉的是湖廣總督張之洞,他於1892年及1893年兩次從美國購買陸地棉種子,在湖北省東南15縣試種。

    明清時期植棉業主要分布在三大區域:一是長城以南、淮河以北的北方區。包括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五省。明代山東、河南兩省產棉量最豐富,冠於全國。而清代則北直隸有很大發展。山西、陝西次之。

    二是秦嶺、淮河以南、長江中下遊地區。包括南直隸、浙江、湖廣、江西數省。其中以南直隸鬆江府產棉最富。湖廣、浙江稍次,江西又次之。長江三角洲南岸的鬆、蘇、常三府和北岸的泰州、海門、如皋都是重要產棉區。

    三是華南、西南地區。包括兩廣、閩、川、滇,這裏是最早植棉 區,但在明清時產量不高。

    我國棉紡業的發展和曆史上各個時期棉花種植麵積擴大與產量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係。換言之,棉花的傳入和推廣,催生了我國棉紡業的產生和發展,在我國棉紡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