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豐富金融形態(精裝)

當鋪質庫 1.(1/2)

    當鋪質庫 1.

    當鋪作為一種融資方式,具有其他行業許多不具備的特性,形成了獨特的運作程序和管理模式。當鋪一方麵緩解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危機;另一方麵還促進了貨幣流通和工農業發展,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收入。

    我國典當業經曆了幾個重要的曆史時期:南北朝是我國當鋪最早產生之時;唐代當鋪行業為官民齊辦;兩宋時期出現了大發展,各種典當製度日趨健全;明清時期形成發展高峰,並出現了獨占鼇頭的徽商。當鋪業在新的曆史機遇下,有了繼承和發展。

    當鋪的特色經營

    當鋪行業由於具有代代繼承、沿革的特點,後人從我國古代當鋪

    經營習慣中,尤其是明清時期的當鋪經營中,總結出一些古代當鋪行

    業獨具特色的經營方式及細節特點。總的來說,古代當鋪行業在特色經營方麵,主要包括當鋪的行話與暗記、人員管理,乃至招牌、設施、店規等內容。而其中的諸多細節,就體現在經營管理的方方麵麵。

    作為一個年代久遠的融資行業,當鋪在收當時常用一些行話和隱語,一是為內部管理條理,避免業務中出現不必要的糾紛;二是為便於當鋪員工相互配合,必要時殺價取利。從下麵幾個方麵的介紹中,可以窺見端倪。

    典當業的行話就相當於江湖中的“切口”,如數字中的1至10,他們一般說成“麽、按、搜、臊、路、料、俏、笨、繳、勺”,“不多”說成“報端”,“沒有”說成“妙以”等。

    當鋪稱袍子為“擋風”,褲子稱“又開”,狐皮稱“大毛”,長衫稱“幌子”,桌子稱“四平”,手鐲稱“金剛箍”,銀子稱“軟貨龍”,金子稱“硬貨龍”,古畫稱“彩牌子”,寶石稱“雲根”等。

    當鋪將平時常用1至10寫成“喜、道、廷、非、羅、抓、現、盛、玩、搖”。還有當鋪將1至9數寫成“口、仁、二、比、才、回、寸、本、巾”。

    另外,有的當鋪還用術語,代替數字的隱語。如“道子”是1,“眼鏡”是2,“爐腿”是3,“叉子”是4,“拳頭”是10。

    當鋪在寫當票時,多用草書、減筆或變化字。其功能一是寫時迅速,一揮而就;二是行外人難以辨認、模仿、篡改、偽造:三是防止不法當商來欺騙當戶。

    此外,還有一種壓低當價的慣用手段,用術語代替數字,如旦根為1,抽工為2,末王為3,不回為4,缺醜為5,短大為6,毛根為7,入開為8,未丸為9,先千為10。

    總之,比較值錢的東西,是盡量不讓當戶走開的,如果當戶堅持高價,不能達成協議時,知道當戶會往別家去當,照例把所當物品給當戶時,就運用一定手段,使第二家打開一看,就知道已去過一家。

    一般的辦法是:如果是衣物,把衣服上身在折疊時,把袖子反疊,袖口朝下,褲子折3折;金貨用試金石輕磨一下;表類將表蓋微啟一點,第二家一看就心裏有數了,所給當價與第一家上下相差不多。

    作為一個經濟實體,當鋪的日常運營自然離不開人,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當鋪行業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人員管理製度。這項製度具體包括人員的使用、稱謂、待遇、培訓等方麵。

    當鋪在人員使用方麵要求非常嚴格,既要遵循可靠性原則,又要注重員工的基本素質,特別是對高級管理人員的擇取更是如此。一般說來,當鋪在選人、用人一是忠實可靠;二是重用近親宗室;三是大量使用家人奴仆;四是東家的部下親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