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豐富金融形態(精裝)

錢莊銀號 3.(1/2)

    錢莊銀號 3.

    上海錢莊稱雄江南

    在明代,隨著江浙地區的商業突飛猛進的發展,江浙地區成為錢業的中心,上海是龍頭。清朝廷開放海禁後,允許“開海貿易”、商船商運,於是國內南北商船往來頻繁。

    清代的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是我國商品經濟最發達地區,不僅是南北洋航運的中心,也是連接海運和內河航運的樞紐。

    上海開埠以後,其進出口貿易日漸頻繁,錢莊便因資金融通需要的迫切而發達起來,並且迅速稱雄江南。

    錢莊在上海起源很早。相傳乾隆帝時期,有個紹興商人在上海南市開設炭棧,常常把棧中的閑置資金用作銀錢兌換,還放款給鄰近的店鋪與北洋船幫,獲利甚豐。

    後來,他把副業當成正業,專營兌換放款業務,成為上海錢莊業的鼻祖。

    隨著工商業的逐漸發展,上海錢莊家數日多。各錢莊為輪值承辦祭業,已有錢業公所的設置。

    清代乾隆年間,上海有錢莊17家,在公所活動中名列前茅的有石源隆、三泰源、正和莊、長元莊、淩太源等,當是資本最多、牌子最老的幾家錢莊。

    清朝廷對於金融機構的管理,僅限於北京一隅。故上海錢莊的設立,並不需要向衙門申請注冊,隻需將資金額及營業範圍開明,東家、掌櫃署印,請同業中人作保,經錢業公所開會決議同意即可開業。當時錢莊的規模都比較小,主要業務是兌換貨幣。

    一些擁有巨資的富紳,見錢莊利益穩厚,競相投資。錢莊業務也隨商業的繁榮而擴展,除兌換貨幣外,又增加存款、放款、開發莊票。當時市麵熱鬧的南市與北市,錢莊極多,尤以南市為眾。

    為解決國內商人銀兩的折算和外國商人帶來的銀元計價問題,上海錢莊業曾經采用一種虛擬的銀兩記賬單位,名叫“規元”。這一發

    明,極大地便利了各地商人的商業記賬。上海錢莊的種類十分複雜。大而言之,則有匯劃莊、挑打莊、零兌莊3類。

    匯劃莊是錢業公會的會員莊,係上海錢業中勢力最雄厚的錢莊,資本較多,營業範圍也較廣,開出的莊票信用甚好,流通普遍。這類錢莊加入匯劃總會,一切票據收解都可用公單在匯劃總會互相抵軋匯劃。一般所稱的上海錢莊,指的就是匯劃莊。

    業務與匯劃莊相仿而資本較少、沒有資格參加匯劃總會的錢莊,稱為挑打莊。挑打莊的一應票據收解需委托匯劃莊代辦。零兌莊又稱門市錢莊,主要業務隻是零星兌換,這是各類錢莊中最小的一種。上海錢莊因投資者和經理的籍貫不同,形成錢莊中地區性幫別,上海有紹興幫、寧波幫、蘇州幫、鬆江幫、浙江南潯幫、鎮揚幫等9個

    幫別。其中寧波幫和紹興幫勢力最大,簡稱寧紹幫。

    據浙紹公所永錫堂正殿碑記載,乾隆初上海錢業、炭業、豆業商人曾合辦浙紹公所,是一種較大的錢莊。浙紹公所的董事大都是錢莊巨東或著名錢業經理商,是錢業界叱吒風雲的領袖人物。這是旅滬紹興幫錢商強大實力的反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