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豐富金融形態(精裝)

錢莊銀號 2.(1/2)

    錢莊銀號 2.

    錢莊的運作方式

    錢莊與銀行的相同點是都屬於金融機構,不同點是,錢莊是我國古代曆史的金融象征,規模較少,勢力薄弱。銀行是後來從國外傳入的,並逐漸取代了錢莊,而成為新時期的金融力量。

    錢莊一方麵收受存款,受人信用;一方麵則放出款項,授人信

    用,以取得利息。

    各地錢莊的放款對象多是以商人為主,不是普通人家。因此,在放款形式上,錢莊順應我國商人的傳統習慣和心理,一直以信用放款為主。

    錢莊的信用放款類型有活期和定期兩種。值得注意的是,錢莊對定期放款期限通常規定為一個季度或兩個季度非隨意的,而是為了適應商業資金需求的季節變化。因為當時出口貿易商及加工出口行業需要多收購土特產,其短期資金需求的狀況,自然隨著農副產品上市的季節性之分而有規律性的變化。

    信用放款的風險是不能完全避免的。有的地方錢業為了進一步減少被客戶欠賬的風險,製訂了成文的行規進行自我保護。這是錢業與收取抵押品為借貸保證的典當業在經營原則上的根本不同之處,也是錢業引以為自豪之處。

    正如某錢莊的一份行規所說的:

    錢店一業,百行推尊,自宜去華崇實,取昭誠信。

    錢業以“誠信”、“信用”為立業原則,意味著一方麵錢莊依靠自身篤守信用進行各種營業活動,另一方麵要求來往客戶也得信守信用,二者缺一不可。

    從曆史上看,錢莊薄利多收的經營原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把握放款取息與存款付息之差;二是把握貨幣兌換的差價。

    錢莊用於放款的資金長期依靠的是所吸收的存款。存款是要付給利息的。所以,存款與放款的利息差價,是錢莊傳統的重要業務收益來源。

    如在武漢,錢莊的存款利息都按同業拆借市場的日拆計算,放款利息則按日拆加1.2角,折合月息3.75‰。因此,所收存款如果能全部放出,也隻能得到月息3.75‰的收益。

    如果隻放出存款的60%,則放款等於無利可圖。然而,事實上錢莊的利潤相當優厚,一家資本總額三四萬的錢莊,一年獲淨利一兩萬元不足為奇。這樣,按投資資本額計算,其年利潤率常在50%以上。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淨利潤率,主要是靠精打細算,薄利多收,而其竅門就在於要盡可能地把存款安全地貸放出去。這在漢口錢莊的行話中叫作“內空外通”。

    “內空”意為把本莊的自有資金和吸引的存款盡量貸放出去,以不浪費頭寸;“外通”意為要設法吸引存款,增加資金來源,當金融市場銀根緊張或本莊頭寸不足時,能及時疏通資金渠道,補足頭寸。

    做到“內空外通”,就能在保證存款兌付信譽的前提下,盡可能地讓資金不斷地周轉,最大限度地減少資金留滯錢莊內的時間。

    為了充分利用哪怕是短暫閑置的資金,上海錢業內部還產生“存放同業”的特殊放款方式。

    上海財力較大的錢莊在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左右收回對工商業往來戶的放款之後,除酌留現款準備之外,常將多餘款項放與其他錢莊過年取息,慣例以15天或20天為期,最多不超過一個月。這也是盡量利用放款取利的一種經營方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