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專製夢——中國軍閥勢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正文 第18章 百川歸一——蔣介石(6)(1/4)

    作為一個軍事獨裁者,盡管對西方民主思潮頗有反感,但對西方世界殘暴和非人道的思想卻有著濃厚的興趣,從俾斯麥的鐵血政策到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無一不是蔣介石著目的對象,他認為中國民族有三大弱點:“第一,不肯守秩序,守法律,而且對內沒有服從性,不肯聽黨的命令;第二,光是消極的抵製,而無積極作為的能力,亦不肯積極的進行;第三,就是怕外國人”。所以就得加強一點軍事化教育,培養組織和服從氣質,以西方極權主義精神來改善中國國民素質。當然,蔣介石畢竟是蔣介石,畢竟是道學麵孔的蔣介石,即使他喜愛的“西學”也要中國化,儒家化一下才能從他嘴角冒出來。

    正象曆代統治者總是不斷給孔子變換“行頭”一樣,蔣介石扮出了一個軍國主義麵目的孔子,硬把所謂軍國民教育的發明權派給孔子。他認為:“我們今後一切的教育要有一個中心目標,就是要養成‘軍國民’的風尚,我們救國民教育。亦就是‘軍國民教育’。”進一步,“什麽叫軍國民教育呢?照從前德國俾士麥宰相說的,所謂‘鐵與血’為軍國民教育的精神;但是我們中華民族古來軍國民教育不僅是‘鐵與血’,還是重在‘武德’與‘武藝’,這才是完全的軍國民教育。”蔣介石認為,這種完全的軍國民教育就是孔子的“六藝教育”,所謂的禮、樂、射、禦,書、數。按蔣介石的詮釋:“禮即處事,接物一切合理的態度與規矩”,是禮義廉恥之禮,是合乎義理之禮;樂指音樂,具體地說指國歌,黨歌的演唱;射指射擊,也含有鍛煉精神養性的意思;禦,古代指駕車,今天為開汽車;書指書寫;數即計算。六藝教育即這六項技能的培養,因而蔣介石斷言,“所以我說孔子的教育,完全是文武合一,才德兼修的軍國民教育。”還說:“我們中國從前的教育,有六件最重要的事,就是禮、樂、射、禦、書、數,無論那個人,從小到老,沒有不是在這‘六藝’上用功,以求精進。現在我們要做一個革命的幹部,要做一個現代的國民,我以為還是要注意這六件事”。在這裏,我們不能怪蔣介石削足適履地把孔夫子硬塞進“軍國民教育”這隻鞋裏,也用不著與他爭辯孔子的六藝教育原本就是一種貴族教育,根本扯不到“無論那個人”更談不上“從小到老”。蔣介石在所謂“軍國民教育”中強調的是“武德”,把孔子扯進來也就是要強調“武德”。武德之中“禮”當先,因為“無論孔子講六藝,與管子倡四維,都以禮為首,可見禮是為學與做人的第一要件,亦即基本教育之中心,至於書數之學術,還在最後,乃為技藝之末。”禮就是秩序,武化的目的,就要國人都象軍隊那樣聽令守禮。武德的精神為“嚴”字,蔣介石說:“因為‘嚴’字是維持軍隊本身生命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普通人要想做成一個正正堂堂的人,也不能離開‘嚴’字,無論個人的言行舉止,無論處世接物或統帶部下,都不能不整肅嚴明。否則,遇事苟且糊塗,或寬假姑息,結果便不免於紛亂,以至於敗亡。”這裏已經說得再明白不過了,由“嚴”而致“禮”的武化教育,就是為了免於“紛亂”而“敗亡”。

    Ⅳ蔣介石的維係倫理觀

    中國傳統政治是倫理型政治,談政治涉及倫理,談倫理又關聯政治,五倫之中,政治關係的君臣與倫理關係的父子摻合在一起,君臣之忠與父子之孝也成了一義的兩麵,道德的說教往往淹沒了政治的意圖,統治者們花在道德體係的建設與修補的氣力常常比用在施政上的大得多。以傳統文化嫡傳自居的蔣介石,自然也跳不出這個窠臼,他認定:“政治條件雖然包含著軍事、經濟、文化的種種,但政治的基礎,實在是建築在倫理上麵,這樣的政治,才是最有根底亦最為完善的了。”下麵,我們就來看一看他的作為政治理論基礎的倫理觀是一副什麽樣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