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專製夢——中國軍閥勢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正文 第15章 百川歸一——蔣介石(3)(1/4)

    6、軍隊論

    自人類出現職業軍人起,軍隊就成了專門從事戰爭這種特殊職業的一種社會群體。按克勞塞維茨的理論,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那麽軍隊自然是政治的工具。在封建時代,軍隊是封建主私人利益的執行者,在資本主義社會,軍隊是資產階級整體利益的衛士,而作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軍閥,他們手中的軍隊,實際上就是他們的一切,既是財產、資本,也是工具和寄托,甚至等於他們的宗族和所有社會關係。這一點蔣介石看得很清楚:“我們的生命完全在自己的軍隊裏麵,不注意自己的軍隊,就是不要自己的生命。”即使對蔣介石這樣的全國統治者來說,軍隊也是他集團的主要成份,也是他維係的主要對象,他的所有維係理論,無論是倫理觀、社會觀還是教育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針對軍隊所發,相形之下,他關於軍隊自身屬性的理論,就顯得有些幹癟和枯燥。下麵,我們可以將它們歸納成軍隊的性質,功能和目的三大方麵來談。

    第一,關於軍隊的性質,蔣介石從來都堂而皇之地認為軍隊應該是黨(國民黨)的軍隊、主義的軍隊、國家的軍隊,因為黨、主義甚至國家的化身都是他蔣介石,所以軍隊就是他私人的軍隊,而且全國的軍隊都應該黨化、主義化,最終變成他蔣記的私人化。各個地方軍閥的軍隊在“中國國民黨及其指揮的國民革命軍出來之後,”就應該乖乖地統一到他的名下,“若想拿個人的勢力來做自己不可告人的勾當,那就是完全的夢想。”“現在國家的軍隊,都是在一個主義下的軍隊,一個主義下的軍隊,大家精神應當團結,意誌應當統一,國家才有強盛的希望”。說得更露骨一點:“國家的軍隊,如果有了派別,內部即不統一,無論表麵上如何粉飾,終不能做對外的大事”。大道理堂堂皇皇,為主義為國家,但無非是讓其他的軍閥把軍隊統統交出來,統一在一個抽象的大帽子之下,實際上都化為蔣某人的囊中物。黨化、主義化、國家化,無非是吞並人家的借口,事實上,就是在他下野之際,他的嫡係軍隊也是除了他誰也指揮不動的。抗戰勝利後,諸中間黨派在“軍隊國家化”的問題上費盡了口舌,耗光了心血,始終沒得到一個要領。軍閥的軍隊,的的確確是大觀園中賈寶玉項下的通靈寶玉。

    第二,關於軍隊的功能,蔣介石直言不諱:“軍隊就是維持秩序,振作綱紀的最有效的工具。”也就是說,軍隊的功能就在於鎮壓人民各種形式的不滿和反抗,震懾和平衡各種勢力,維持蔣介石個人獨裁、專製、軍事化的統治秩序,以振作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上下有序的封建綱紀。雖然蔣介石有時也把他的軍隊萎縮了的對外功能提上幾句,但在“攘外必先安內”的口號下隻能化為烏有。事實上,對每個軍閥而言,相互間的內戰和鎮壓人民的反抗就是他們軍隊最實際的功能,以至當這種軍隊一旦用於抵禦外侮時,竟顯得那樣的虛弱和力不從心。

    第三,關於軍隊的目的。蔣介石認為軍隊的目的在於“行仁”,在於實現三民主義,“仁”的含義,依蔣氏的說法,即包含“三民主義中心要點”的一種統攝所有的儒家德目的德性。所實現的三民主義,也並非孫中山三民主義的理想社會,而是在全國推行蔣記三民主義的信仰。所以在蔣介石的思想裏,軍隊的目的和它的功能緊密相連,後者維持秩序,前者推行教化,兩者加起來就鞏固了蔣天下。有的時候,蔣介石覺得軍隊不應該有什麽目的可言,隻管按著領袖的命令去執行便是,因為“我們有了最高尚、偉大、完善的三民主義和革命方略,今後的責任就是照著來實行,用不著再有一點懷疑,再來多研究什麽理論!”隻管以領袖的思想為思想,以領袖的意誌為意誌,麻木到了跟手中的槍一般,無知無識無情感意誌,領袖指哪打哪,這才是蔣介石理想的工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