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專製夢——中國軍閥勢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正文 第13章 百川歸一——蔣介石(1)(3/4)

    其次,黨要“一麵以保姆的資格,培養社會的元氣;一麵以導師的資格,訓練人民政治的能力”,還有第三麵,那就是以君王的資格進行壓榨、盤剝和管製,即所謂蔣某人所津津樂道的:“作之親,作之師,作之君”,整整比過去皇帝倡導的君師合一多了一個,湊成“君親師”三合一。

    如此說來,中國隻許有一個黨存在,那就是蔣記國民黨。蔣介石對此倒頗有自知之明:“如果允許各種主義,各個黨派,在國裏活動,我們真正的革命黨——國民黨就一定要失敗”!所以,共產黨和其他反蔣黨派不必說了,就是不痛不癢,小罵大幫忙的黨也有礙事之嫌,往往要掃除幹淨,因為國民黨實在是太嬌嫩了,多一個人來搶飯,也許它就要餓死。

    作為這樣一個黨,蔣介石認為它至少要具備三個要素:“第一要有信仰,要篤信三民主義”,因為三民主義是中國可以存在也應該存在的主義,其他的種種“雜念”統統要清除幹淨,統一信仰才能統一意誌,統一意誌才能統一行動;第二要有領袖,因為鳥無頭不飛,黨不能群龍無首。第三,是“曆史”。這一條乍一聽有點摸不著頭腦,不過不要緊,蔣介石解釋了:“換句話說,就是要有氣節,要始終如一。”說白了就是要黨員們多跟他蔣某人幹幾年,有一點“曆史”。

    對於這樣的黨,軍人是首先而且必須成為黨員的,因為軍人帶兵,有兵權,不入黨就有可能成為“個人的工具,做個人的走狗”(當然這裏的“個人”是絕對不包括蔣介石的)。成為黨員就有了組織的約束,想要不聽招呼,就沒那麽容易,因為還有“許多革命的種子,種在士兵裏,使他們來監視我們官長的行動,不準官長有象陳炯明這種叛逆行為。”國民黨在軍隊裏的組織,就是明明白白錦衣衛和東西廠,有了這樣的特務網和監視網,至少在嫡係武力中,想用從前的方法,拿個人的伎倆以遂其領袖之欲望,拿著團體派別去迷惑他的部下是相當困難了,老軍閥尾大不掉,自身分裂的毛病,在蔣介石看來是輕多了。

    其次,有知識有才能的人應該入黨。因為這些人最危險,如果不肯入我彀中,才能愈大,知識愈多,其危險性也就愈大,而使國家社會也受他很大的影響,那就非去之而後已不可。反過來,從功名利祿上說,如果不加人國民黨,任憑你有何等的聰明才力,也都同沒有一樣,而國民黨的人即使是酒囊飯袋也照樣會有高官可坐,駿馬可騎。無能與腐敗雖然會降低效率,卻能增加集團的穩定。

    總而言之,蔣介石的政黨論,無非是利用孫中山先生的遺產,借用近代政治的形式,行封建帝王自固的老術,合思想強化、組織網羅、特務控製為一體,推陳出新。無論是黨軍、黨國乃至黨教的名目,都是近代西方政治製度所不可想象的,純屬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在近代條件下的一種畸變。

    5、法紀論

    與蔣介石政治觀的其他概論一樣,蔣介石所謂的“法紀”,也絕非近代意義上的法律與紀律。作為近代西方政治製度的組成部分,法律和紀律是人們日常行為的一般準則,它們不僅規定了行為的禁區,具有約束效應,而更重要的是規定了人們行動的權利,予以人的社會活動的自由。而蔣介石的法紀,隻有單一的繩索功能,除了讓人服從和馴良之外,還是馴良和服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