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抗日

第四十二章 中國形勢(2/2)

    然而此時更讓他憂心地是越來越惡化的軍事形勢,國民黨漸漸控製不住東北的據點了。他們於3月12日從吉林撤出,並用軍事上慣用的陳詞濫調解釋說這是為了縮短運輸線。駐軍撤到長春,給這個被圍城市增加了極大的負擔。GCD封鎖了通往長春的所有食物供應路線。每天餓死的人高達100之多。經過激烈爭奪,四平在吉林失陷三天之後失守了,而GCD此時可以向沈陽發起進攻了。

    美**事顧問小組的頭頭大衛•G•勃爾懇求蔣介石撤出沈陽,結果是徒勞,蔣介石地自尊心不允許他接受大衛的建議。4月24日。**的彭德懷將軍經過一場苦戰後。重新奪回了毛ZD原來的根據地延安。接著,國民黨也打了勝仗。但為時不長,這時情況已經很明顯,中國人民解放軍已不再是遊擊隊,而是正規軍了。6月份,在河南開封之戰中,陳毅將軍率領近20萬大軍與數量相等的國民黨軍隊展開了戰鬥,該城於22日失守,但25日又奪了回來。

    7月份,山西地國民黨駐軍被圍困在那裏。除了日軍占領那段時間以外,山西從1912年一直被精明的老牌軍閥閻錫山統治著。山西有煤礦、鐵礦,建有鋼鐵廠、兵工廠,足可為閻錫山供應正常的軍備需求。22日,蔣介石冒險飛往太原,在三個機場中唯一由政府控製的機場著陸。在此之前,蔣介石還冒著生命危險飛往鄭州,那時鄭州正麵臨著被GCD占領的危險。他還飛到濟南和沈陽去鼓舞士氣。由於不停地奔波,企圖把所有勢力都控製在自己手中,蔣介石得了失眠症。

    杜月笙、司徒雷登等人在接到吳銘地請求後,曾經向蔣介石反映過,詢問馬來亞政府在此時向大陸招攬人才是否要加以阻止,換句話說,他們在試探蔣介石地態度。而蔣介石對此事卻始終沒有表態,等於變相的默許。但他也下達了一個命令,凡是有意去馬來亞發展地人必須要經過政府的審核,一些具有特殊才能和聲望的先不要放走。此時,在局勢不可收拾時撤退到台灣已經被蔣介石所認可,台灣地域太小,能去的人也是有限。在蔣介石想來,人才寧可便宜了馬來亞華人,也不給GCD留下。甚至他還想到萬一台灣不保,是在美國,還是在馬來亞成立流亡政府的事情。

    1948年九月八日,吳銘乘坐的飛機在重慶機場降落,國民政府總理翁文灝在機場迎候。在國民大會的選舉中,國民黨因在選舉副總統時未占上風,感到極為不安,他們想通過提議選舉何應欽為總理來挽回其喪失的地位。但是,他們再次失敗了。這個職位由幹練、廉潔的翁文灝擔任,翁文灝的出現使新內閣具有某種更加自由的色彩。但是這一切在吳銘看來,已為時過晚,中國大陸的形勢發展跟原來的曆史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區別。一個人的抗日 龍騰南洋 第四十二章 中國形勢

    如果您覺得《一個人的抗日》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