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抗日

第二十一章 打飛機(1/2)

    川。在這塊小小的盆地四周,北有秦嶺、大巴山脈;東南有大婁山、武陵山;南麵橫絕烏蒙山;西邊是終年積雪的大雪山和岷山。

    閉塞的西南之地,由於曆代封建統治者的反動和無能,工業不發達,交通十分落後。四川多山,交通閉塞,抗戰前還沒有一條與外省相通的公路。

    蔣介石明白,如不改變四川的交通狀況,就勢必被日軍困死。數百萬築路民工,開山劈嶺,挖土運石,全憑一雙手。有的使鏨子、鋤頭;有的用木杠、扁擔,施工勞作原始而艱巨。為趕在限期內完成,百萬築路大軍以馬燈照明,頂風冒雨,挑燈夜戰,搶時間爭速度。工地又多在深山峽穀、懸崖絕壁之中。民工們攀崖開鑿,開山放炮,稍有不慎,便粉身碎骨。在全民抗戰的激流中,數十萬民工拚命大幹、苦幹,雄壯的歌聲在深深的山穀回蕩:修公路,打日本;大家努力,一齊向前……

    到1940年底,川陝、川湘、川、..

    公路、大道開出了不少,但汽車卻成了寶貝疙瘩。全川公路總共五萬六千公裏。客車共220,內中缺零件待修者45,報廢者85輛,可用者僅90輛。這就是全省的客車情況!

    此時,中國還不能自己生產石油。據蔣介石的蘇軍總顧問亞&#伊•切列潘諾夫所著《中國國民革命軍地北伐》一書上說。當時,由於油料斷絕和國際封鎖,國民政府中隻有蔣介石一人才配有專門汽車。

    以汽車製造工程師高國恕為首,組織了中國煤氣機製造廠,研製用汽油汽車改裝成木炭汽車。所謂木炭汽車,就是把固體燃料放進特製的煤氣爐灶內燒。使之產生煤氣。推動發動機運動。木炭車,每行一步都淌著中國抗戰的辛酸淚水。

    與木炭車同輩的還有桐油車、酒精汽車等。它們恰像中國人的不屈不撓性格,木炭車載著沉重的抗戰物資、士兵、傷員和將軍,在燃燒地長江兩岸戰場上,在險峻的軍用公路上,頑強地、顛顛簸簸地向前挪行!

    吳銘將衣領向上掀起來,抵禦著冰冷的寒風,小小的動作卻驚擾了倚靠在他身上的多蘿西。這個洋妞在路上染了風寒,雖然有吳銘的精心照料,病已經好了大半,但還是有些萎靡不振,“怎麽啦?到成都了嗎?”她迷迷糊糊地問道。

    “還早呢?”吳銘笑著說道:“你先別睡了,山風越來越大,很容易受病的。”

    多蘿西輕輕點了點頭,看了看四處透風的木炭車,還有車上用布紮起來地彈孔,無奈地笑了笑。把腦袋依舊倚靠在吳銘的肩膀上,似乎這樣就能給他帶來溫暖。

    經過路上的大病,兩個人的關係更加親密了起來,但是都不是小孩子了,也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多蘿西的眼神裏時常透出一種傷感和無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