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抗日

第二十章 別了,紅色延安(1/2)

    “主席,這是抗大送來的美國記者多蘿西撰寫的稿件。**一杳文稿,“他們不敢作主,特意送來請您審閱。”

    “嗯!”**首先看了看稿件封頁的標題,“中國曆史的痼疾”赫然出現在他的麵前。

    “一個美國人會對中國曆史有什麽理解?這話有些大了。”**笑著翻開了稿件,看著看著眉頭皺了起來。

    **不停地吸著煙,輕輕放下了手裏的稿件,在煙霧彌漫之間,不緊不慢的說道:“這不是一個美國記者應該有的思路和文筆,更不符合美國人的思維習慣,我看,應該是那個劉德華想出來的東西。這個人,不簡單哪!”

    “既然這樣,我馬上把稿件返回去,告訴抗大取消這次美國記者的報告。”秘書立刻伸手準備將稿件拿回來。

    “不!”**伸手製止道:“雖然這裏麵有些嘲諷的意味,但有些觀點和理論卻未嚐沒有道理,比如說淩駕於法律之上,乃是民主的災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廢除終身製。自己走上神壇和被人推上神壇,都將阻礙國家的民主進程。”

    “還有這裏,關於內王外聖的批判。”**用手指點著,“不讓她去做報告,豈不是說我們GCD人的胸襟不夠。在這裏不能說,她難道不會回到國統區再發表嗎?”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吐出一口濃濃地煙>越辯越明,我們GCD人有無私廣闊的胸懷,我們有很多敵人,但卻沒有一個私敵。讓她去抗大做報告,我相信被黨教育過的那些學生們有分辯事非的能力。”

    “主席。我明白了。”秘書接過稿件,轉身欲走。

    “等一下。”**站揮揮灑灑寫下了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人民,隻有人民才能創造曆史,而不是什麽天才和偉人。”

    “把這個送給他們。就算是我的昨別贈言吧!”**指著桌上地紙說道。

    不愧是偉人,思路靈敏胸襟廣闊,短短幾個字便說出了對曆史的概括和總結和對自己擔心的答複,吳銘從心裏由衷地折服。

    探索一條新道路是非常艱難的,遇上坎坷、挫折,在所難免,由於有蘇聯這個榜樣,就象迷茫中看到燈光一樣,GCD熱烈地崇拜蘇聯,不少抄襲和模仿蘇聯思想、製度、方法、組織的地方。但GCD在借用的過程也有不少改動。俄國的思想或製度很少有不經大加改動以適應具體環境而仍存在下來的。十年地實際經驗消滅了不分青紅皂白一概進口的做法,結果也造成蘇維埃製度中帶有完全是中國式的特點。

    當然,在中國的資產階級世界裏,模仿和采用西方的過程也正在進行。不論對於建設一個資產階級的,還是社會主義的能夠應付國家今天千頭萬緒的新需要的現代化社會,至少到現在。除了吳銘以外,還沒有人能看出誰勝誰負。

    真的很奇妙,在舊中國這個子宮中同時孕育了兩個卵細胞,而且都是從國外受精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