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血色殘陽

第二百八十四章 喜悅的江陰縣長(1/3)

    圍繞江陰的戰鬥早在日軍上海伊始就開始進攻了,江陰要塞區自1932年開始形成**首都衛戍布防的重點。1932年司令改為原武漢衛戍總部參謀處處長、炮兵宿將謝慕寒將軍。參謀本部並擬定“江陰要塞步炮兵戰鬥實施法”,參謀本部城塞組成立了江陰要塞工程處,整修江陰要塞工事,並修築江陰到巫山4條軍用支線。全長50公裏,大小橋梁10餘座,涵洞百餘。自一二八之後簽定淞滬停戰協定以來,江陰要塞已成為長江的大門,和無錫一起扼蘇州、常熟、福山之線要衝,地位非常重要。

    公元一九三七年,7月19日,日軍空襲江陰縣,在江陰東南鄉學社擲彈一枚,揭開江陰戰役序幕。在隨後的戰鬥中,日軍幾乎是海陸空並用的方式,對於整個江陰及其江陰要塞發動了最為猛烈的進攻,其進攻之瘋狂絲毫不亞於淞滬戰場的日軍。

    日軍的海軍相對於中國來說一直保持著很大的優勢,他們的擊沉了一艘艘的中**艦,對於中國的打擊實很大,整個江陰要塞幾乎一直都是以日軍進攻為主。日軍的炮火在整個戰鬥中發揮了極為重大的作用,不過他們一直都沒有辦法攻克堅挺無比的江陰防線。

    隨著戰爭的深入,日軍的進攻似乎勇猛有餘而效果不佳。不過隨著上海的淪陷,整個江陰就成為了防守南京最後的屏障,日軍對於江陰也是誌在必得。上海的潰敗來的毫無征兆,幾十萬**幾乎是在短短兩天內被消滅了大約一半左右,剩餘的都開始往南京方向撤退。

    薛嶽鎮守的蘇州、無錫等地也在日軍機械化部隊的推動下,優勢喪失殆盡。當王明玉抵達江陰的時候,日軍的腳步也是緊隨其後。或許是**的心氣都被打沒了,現在的**唯一的優勢就剩下人數優勢。可恰恰日軍的戰鬥力對於支那軍人數的壓製有著明顯的作用。

    日軍第十三師團的進攻勢如猛虎,他們一路就朝著他們的目標邁進著。似乎一切都在他們的控製之中,可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前麵他們將遇到他們整個戰爭中最大的對手318師。

    不但有著日軍的第十三師團的,從上海登陸的重藤支隊也是步步緊*朝著江陰方向努力的邁進。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說明了,日軍的進攻最終的目的直指國府南京。不過目前日軍大本營還是堅持著他們不邁入蘇嘉線的決定,雖然已經有不少師團違反了這個規定。

    王明宇進入江陰縣城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如果沒有物資裝備的話,中午時分就有可能達到,經過一夜休整的318師已經是精神飽滿,雖然現在的形式對於江陰縣城來說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

    王明宇現在並不知道日軍的進攻如此的迅猛,雖然他能想象得到淞滬戰場上的潰敗,可是他沒有想到真正的潰敗竟然是如此的兵敗如山倒。日軍的腳步竟然與他相差僅僅一天左右的時間。

    袁右任縣長作為國民政府任命的江陰縣縣長,對於目前的形勢也是擔心不已,本來有著蘇州、無錫一帶的防線,日軍的進攻能夠緩慢前行,基本上威脅不到江陰縣城,江陰縣城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日軍的海軍和空軍的襲擊。不過有著江陰要塞的支持,日軍想要拿下江陰看似是有點不可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