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血色殘陽

第二百八十三章 抵達江陰(1/3)

    江陰要塞位於長江下遊,是南北交通要道,自此向東長江江麵開闊,江陰要塞處在喇叭口的位置,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江陰要塞軍事文化遺址公園江陰是一座江防古城,黃山屬群山之冠。戰國時,江陰屬春申君黃歇封地,故名“黃山”。山在距城區2.5公裏的長江邊,是長江的狹隘處,素有“江海門戶”、“鎖航要塞”之稱。

    足以見江陰要塞之重要性,此番日軍要想打開南京門戶,可以說這是必經之地之一,曆史上江陰保衛戰也是規模及其宏大的一場戰役。王明宇之所以要選擇這裏,一是撤退的方向正好是南京城,第二個就是江陰的重要位置,這兩點足以讓王明宇前去江陰,阻擊日軍了。

    此番前去一路上並沒與多少艱難險阻,大約不到兩日左右的功夫便可抵達江陰。王明宇有點悲劇的想著,原本還想過來休整個一兩天,看來現在還是一種奢望了。可是現在真的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次南京之危,必須破除。否則一旦日軍大開殺戒,到時候王明宇會比所有人都良心不安。

    曆史上經過參謀本部經營的江陰可謂是馬奇諾一般的防線,可是為什麽還會瞬間被破呢?究其原因有很多,很多用現代話來說的話就是豆腐渣工程,貪腐成風。在一個就是淞滬戰場的餘威掃到了這裏,讓整個**都失去了氣勢。也是在曆史上淞滬抗戰11月13日上海失守,沒有想到現在竟然打到最後還是這個結果,整體實力的差距此刻顯露無疑。

    王明宇看著自己的部隊不斷的急行軍,心中也是有點心疼,畢竟人都是肉長的,誰能吃得消這麽弄啊?可是現在的問題是,早一點到達江陰,王明宇的心裏就早一點有底。雖然王明宇知道曆史上的江陰要塞的情況,但是隻是閱讀過一點曆史,真實的情況誰能知曉?難不成人家看書的旁邊還給你配一張作戰地圖不成?

    入夜十分,部隊終於趕到了無錫,距離江陰僅有六十公裏的路程,王明宇打算調整一晚再去。此時的318師已經算是一個疲憊之師,如果不及時調整的話,很有可能出現很多意外的情況。

    日軍第九師團開始合攏包圍上海,第十三師團開始向蘇州太倉發動了進攻,整個蘇嘉線此時也是岌岌可危,日軍的第十三師團師團長荻洲立兵用壓倒性的優勢不斷的蠶食著上海至蘇州一線的國土,他們的目標已經直指南京城。

    蘇州一線由薛嶽部駐守,不過形勢也是不容樂觀,雖然蔣委員長下達了死守的命令,但是日軍的進攻也是非常的強勁,整個集團軍竟然都阻止不了日軍的進攻,節節敗退。日軍的目標無疑都是直指無錫江陰,這是他們通往南京的最後一道屏障,雖然日軍大本營強調已蘇嘉線為界限,暫時不予考慮進攻南京事宜。

    可是形勢*人,日軍哪個師團不想將象征著勝利與榮耀的攻占支那軍國都的事情攬在懷中?即便是大本營的計劃也開始不斷的隨著日軍的逐步擴張,開始變得模糊不清。大本營難道就真的不希望現在拿下南京?隻不過淞滬會戰陷入的僵持,讓大本營本身就有所擔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