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百三十一章 鹽商壟斷的終結(1/2)

    

    自從出台了限定地租的政策法規後,皇帝對於土地兼並的擔心幾乎是沒有了。

    蒙疆放墾、遼地墾荒,連江南的田地也放鬆了買賣的限製。

    因為清屯充餉、嚴懲隱冒拖欠、取消士紳免稅等政策,被壓得喘不過氣,戰戰兢兢的地主士紳終於能鬆口氣。

    雖然地租是定死了下限,使得地主不能對佃戶太過剝削。但靠著剩下的田地租稅,地主也能過得滋潤。

    保護了底層佃戶的同時,對於地主,皇帝倒也給了生存的機會,隻不過是比以前賺得少了而已。

    知足者常樂。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也知道皇帝的手段。你要是敢陰奉陽違,嚴懲之下便是全家流放,一無所有。

    而放開了土地買賣,則給了地主用總數量來提高收入的機會。你要有個萬八千畝,就是隻收佃戶一成租稅,也夠你吃香喝辣,成為富豪了。

    況且,在北方、南方都大批招募移民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願意放棄自己擁有土地的夢想,甘心去當佃戶?

    所以,地主要購置大量的土地,就要找到足夠的人手耕種。怎麽吸引人來當佃戶,一是故土難離,二是降低租稅。

    與地主競爭人力的不僅是地主,還有國有土地的招墾。

    朝廷有規定,放墾的荒地至少要有一半是國家所有,除了安置傷殘的退役官兵及家屬,還有一個目的,便是壓低租稅。

    地主能與朝廷抗衡,用屁股想也不可能。國有土地的招租條件,自然要影響到地主。

    這就是一種調節,年景好,就高一點有災害,就少一點。既是給佃戶選擇的權力,也給地主選擇是否做個良善富人。

    皇帝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做出趕盡殺絕的事情。平遼之後,更是如此。

    有心人都能看出來,隻要不違法亂紀,隻要不貪婪無度,皇帝願意給所有人選擇的機會。

    地主如此,商賈如此,曾經風光無限、富可敵國的大鹽商,也是如此。

    已是鹽務總監的夏中時,此時正坐在兩淮鹽政的會議廳內,冷眼觀察著下麵表情不一的眾多鹽商。

    在北方的鹽政改革見到了成效,穩固了改革成果,完善了規則流程。現在,終於輪到兩淮鹽政了。

    本來,太祖時推出的“開中法”是有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對北方邊境地區的開發建設尤為有效。

    要知道,商人不光是運糧換鹽,還為獲取更高的鹽引利潤,主動招募勞力前往邊鎮拓邊墾殖建築商屯。

    但太祖之後,開中法成為明朝權貴及各方利益集團權力尋租的目標。導致開中法的執行變得舉步維艱,很難再良好運行。

    為了保證鹽業的收入,明朝並未從根源上解決開中法出現的問題,反而選擇了本末倒置的折色法。

    這種短視的做法隻看到了眼前的財政利益,卻沒有看到對國家戰略層麵的影響。

    原先得益於開中法的邊商,為獲得更高的利潤,直接建設邊鎮商屯,促進了邊區軍需供應充足。

    但折色法的出台,直接將邊鎮經濟發展的基礎抽離,邊商逐步撤出,商屯荒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