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百二十章 萬歲北進之心未變(2/2)

    意思很明確,北進將是長期的國策,不愁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但要有個權衡判斷,也要能刹下心來,別搞史書上所說的“窮兵黔武”。

    而要想經營得好,恢複得快,人口就是第一要素。不管是越境求生的朝鮮人,還是奴兒幹都司的少數民族,都要好好利用,也就是恩威並施。

    朝廷之前出台的國籍法,正好能起到作用。而吉林府有三年的軍管期,張盤等主要將領就必須學會既管軍,又管民。

    當然,朝廷也派遣了不少文職官員,都是通過吏轉官進入仕途的。在實際工作能力上,還是相當不錯的。

    四平所轄的奉化,古稱偏臉城,俗稱買賣街。

    因其地處邊北扼要之地,是“盜寇出沒”、“頑民盜風不息”之地,統治者為了教化當地“頑民”,故大肆宣傳要“遵奉王化”,因此起名為奉化。

    在明朝時,奉化也隻是個小村落。但一年來經過官兵和移民建設,已經成為了一個小鎮子。

    而作為葉赫部的故地,有相當部分的葉赫後裔重新移居此地,在官府的規劃安排下,定居下來。

    更多的移民還是漢人,大多數都是戰後重返遼東的遼民。

    這些遼民的首選當然是原來的家鄉村屯,可平遼後,官府便開始分地設村鎮。

    光複前便在遼東的百姓,以及退役官兵的安排,自然是不能等待的。所以,很多入關安置的遼民返鄉後,已經沒有了原來的土地。

    遼東的土地還剩下不少,可吉林府的新設,又推出了更優惠的政策,也吸引了不少移民前去。

    二丫一家便是眾多選擇吉林府的一員,被官府安置在了奉化村。隨著四平建縣,現在又升格為奉化鎮了。

    太陽火辣辣的當頭懸掛,田地裏土豆苗長勢很好,一片翠綠。

    二丫爹挑著兩個水桶,沿著壟溝從一頭走到另一頭,澆灌著田地、作物。

    奉化鎮東傍東遼河,中有石嶺河,官兵和移民又開溝挖渠,使得這裏的水澆田達到了相當的數量。

    二丫爹還要再去溝渠挑水,可卻看到熟悉的人影從村子向這邊走來,趕忙挑著空桶迎上去。

    “快來蔭涼下,這大熱的天,不是不忙你送嘛?”二丫爹心疼地迎上妻子,一手接過飯籃,又緊著把妻子往旁邊的樹蔭下讓。

    “就這點路,還能累著?”妻子走到樹蔭下,看著臉龐曬得發紅的丈夫,眼中閃過一絲心疼,催促道:“趕緊吃飯吧,這都過了晌午了。”

    二丫爹把木桶扣在地上讓妻子坐,另一個木桶當桌子,把飯籃子一放,說道:“一起吃吧!”

    “吃過了。”妻子掀開布,露出裏麵的半罐粥,饅頭、土豆和兩根鹹菜。

    二丫爹笑了笑,說道:“早說了不讓你們等俺,今兒倒是聽話。”

    說著,隨便找了塊石頭坐下,接過妻子遞來的濕布,擦了手和臉,端起粥罐大口喝了起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