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百二十章 萬歲北進之心未變(1/2)

    

    依然還是要依靠遼河運送糧草物資,除了吉林船廠,遼東明軍還在巨流河渡口、烏喇等地分別修造船隻,以備運輸之用。

    同時,還要在遼河上遊的鄧子村、伊屯河流經的伊屯門等地築倉儲存軍糧。

    通過水運運輸物資時,將分春秋兩季用船運至鄧子村糧庫。鄧子村至伊屯門不通水路,需換裝車輛陸路運送。到達伊屯門後,再次裝船沿鬆花江運到前方。

    這一水陸聯運路線如果成功開辟,則解決了北上鬆花江,乃至黑龍江流域的關鍵問題,將來也會促進東北經濟的發展。

    更關鍵的還是黑龍江和圖們江的兩大出海口,可直達倭國長崎、朝鮮釜山,以及國內的各大港口。

    其實,皇帝對於東北的開發建設並沒有失去熱情。在他看來,在大災害時期,東北比西北要好,能承載更多的人口。

    西北是幹旱,少的持續三五年,多的竟有十幾年。而東北則是寒冷,或許也會出現幹旱,但卻沒有西北那麽嚴重。

    在曆史上,幹旱和寒冷應該是同級別的,對農作物的生產造成的損害也是差不多的。

    可現在不一樣了,有了土豆、玉米、黑麥等抗寒耐旱,甚至是生長期短,對於寒冷的抵禦程度要強上太多。

    要知道,西北幹旱如此嚴重,跟生態破壞是分不開的。

    從唐朝中後期開始,整個關中平原的過度開發和生態退化就很嚴重,秦嶺的樹木被砍伐殆盡,植被稀少,災害頻繁,使得關中地區退出了曆史舞台。

    同樣的生態破壞在古代是很普遍的,象明朝的北京,就已經出現了沙塵暴,這與燕山樹木減少、植被破壞,失去了對北京的屏障作用,有直接的關係。

    而東北的生態環境則是良好的,森林覆蓋率高,人類開發還遠沒有到紅線,大自然的懲罰還遠不用擔心。

    當然,從西北向東北移民,並不是棄西北於不顧。在戰略層麵上,西北也是極為重要的。

    老天爺不下雨,那就修建水利設施,從江河中引水灌溉。

    原則上便是能種多少是多少,能收多少是多少。當地收獲一斤,從外運進去就要五六斤,在當時的道路和運輸條件下,路上的損耗相當驚人。

    目前的東北也是一樣,如果不能自給自足,不能為北進提供糧草物資,光靠外運,朝廷的壓力極大。

    對於張盤的建議,毛文龍微笑頜首,說道:“這邊既然不急,那就抽調一批工匠去四平吧!北進延後一年,就是人少些,這邊的船隻也能造好的話,這批工匠便在四平安家。”

    張盤痛快地答應下來,一來是上司的要求,二來多了一年的時間,象毛文龍所說,人少了也能完成足夠數量的船隻。

    “萬歲向北開疆拓土的決心不會改變,但消滅建奴殘餘已不是主要目標。”毛文龍邊走邊對眾人說著:“你們隻要記住一個原則,戰爭的收獲要大過投入,萬歲便會允準。”

    原來如此,眾人相視點頭。知道這個很重要,相當於是揣摩了聖意。

    “土地也是財富,占領了經營一年或兩年,便能夠自給自足,萬歲也會支持”毛文龍覺得既然說了,索性再多一些,給自己的兵將們提提士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