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九十九章 建奴慘敗,老奴重傷(3/4)

    步兵追不上騎兵,兩條腿跑不四條腿的戰馬,這是正常下的情況。

    但步兵也有自身的優點,能夠持續前進。而戰馬馱著人,並不能長時間地奔跑。象蒙古騎兵的長途機動,都是要帶上兩到三匹的備用戰馬,輪換著騎乘。

    當然,熊廷弼也沒有讓步兵直跑到撫順或遼陽的計劃,但支援騎兵,逼建奴倉惶逃竄,依然是很好的選擇。

    當熊廷弼在層層保護下進入建奴營寨時,戰鬥已經基本結束,盡管還能聽到零星的槍聲和嚎叫。

    入目都是橫七豎八的屍體,破碎的刀槍盔甲,血肉模糊的殘肢斷臂,冒著青煙翻起的土地,被摧毀的楯車……

    大部隊已經向北追擊,隻留下打掃戰場的少量部隊。

    一部分士兵粗暴地將建奴屍體扔到板車上,另一部分士兵則把戰友的遺體小心翼翼地抬到一片收拾好的空地上,好象他們就是睡著了,生怕被吵醒似的。

    熊廷弼的目光很快轉開,並非是沒有仁心,而是心硬如鐵,對戰爭的領悟和感觸更深。

    “彈藥物資要盡快運上來。”熊廷弼頭也不回地交代著,“派人去稟報袁督師,我軍擊敗建奴主力,明日便向鞍山、遼陽挺進。”

    “用信號塔傳信給遼西。”熊廷弼沉吟了一下,計算著時間,開口說道:“讓他們接到命令,三天後出發,兵出黃泥窪。”

    “傳信給遼東毛帥,我軍大勝,請他們多加提防,建奴恐怕會向建州和海西逃竄。”

    停頓了一下,熊廷弼決定密奏還是要自己寫,比正常軍報要快一點向萬歲報捷。

    熊廷弼伸手伸了一圈,說道:“盡快清點建虜遺屍,以確定敵人殘存力量。”

    參謀和軍官記錄著,連聲應喏,轉身分頭而去。

    “建虜此戰大傷元氣,一蹶不振是肯定的。”何可綱在旁說道:“我軍趁勝進兵,下遼陽,攻沈陽,爭取在春節再取得大捷。”

    熊廷弼微微頜首,向京城方向拱了拱手,說道:“萬歲全力支持,以舉國之力發動平遼之戰,我等自當奮力進取,不負皇命,以報皇恩。”

    愛國的,忠君的,皇帝任命和重用的都是曆史上有記載的忠勇將領。但隻重用還不夠,皇帝也知道將領們是追求功名的。

    馳騁沙場,血拚廝殺,換來的是功成名就、拜將封候,這才是人之常情,才能更加激發將領們的鬥誌和勇氣。

    不說什麽視名利如糞土的高尚情操,皇帝就認為賞罰分明才是馭臣之道。

    幾年時間裏,象張盤、何可綱、黃龍、孔有德、黃得功等人,最小的也帶著將軍銜。按他們的年紀,升到總兵也不是什麽難事。

    當然,軍功是能掙就掙,越多越好。誰都知道,平遼滅奴,可是立功晉升的最好機會。

    不光是將領,普通士兵也得到了英勇作戰、獲取軍功的回報。

    每次獲勝,賞銀都不含糊,這還隻是眼前的利益。軍功記錄在案,退役後就是土地的給予,賦稅的優惠。不僅是個人得利,整個家庭都因此而受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