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一十章 難解之困,毛文龍之憂(3/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是收複,形同於接收。建奴隻在鳳城留了少量騎兵,主要是通風報信的作用,根本無力防守。

    按照既定的程序,陳繼盛立刻指揮官兵構築工事,兩三的時間,壕溝胸牆已經建好,一個堅固的堡壘再次完工。

    沒錯,朱由校也開始使用堡壘推進戰術,壓縮建奴的生存空間,限製其機動能力。

    但朱由校的堡壘推進,與曆史上的關寧錦防線的那種是不一樣的。

    首先是建築工程量和成本極大地降低,不築牆修城,主要是壕溝胸牆,再加上木樁,有條件的話再弄上鐵絲網。

    準確地,這種堡壘依托的是原來的堡寨,就算殘破也沒有多大關係,主要起到防禦作用的是野戰工事。

    其次是構築的時間短,短則一兩,長則三五,全軍輪流幹,並不給敵人趁機來襲留出多少時間。

    最後一點則是防禦的火力大大增強,遼東明軍已經全部裝備了燧發火槍,再輔以各種火炮,足以使來犯之敵付出慘重的代價。

    野戰火炮的數量還不能完全滿足,但大明重迫以其易造的特點,裝備部隊的速度和數量完全出乎了建奴的意料。

    舊式的佛朗機也是遼東明軍大量裝備的火炮,射速快,能打麵殺傷的霰…彈,對付建奴的密集衝鋒相當有效。

    成本最低,各部明軍都能自製的擲彈車更是數量驚人,隻要轟雷足夠,鋪蓋地的轟炸,也足以使敵人遭到沉重的打擊。

    大明重迫,佛朗機,擲彈車,基本上就是明軍所占據堡壘配備的火炮,從遠到近,千米到百米的敵人,都處在轟擊的射程之內。

    按照朱由校的設想,第一階段便是結硬寨、打呆仗,步步為營地向前推進。如果建奴來攻,就發揮明軍所長,給予其重大殺傷。

    大據點兩三千守軍,型據點千餘部隊,向前推進的部隊幾乎全是富有作戰經驗的。

    不用,遼鎮和東江鎮與建奴多次交戰,最有經驗,戰力也更強;而登鎮、津鎮則負責駐防靠後的堡寨,比如金州、複州、鐵山、義州、鎮江,從而使東江鎮更多的部隊能解放出來。

    後金並不知道登鎮的兩個協已經奉調到遼東,使東江本部有了五協兵力。如果真的以五旗人馬來襲攻,在兵力上的優勢並不明顯。

    而這還不是東江本部的全部兵力,孔有德率軍東進,與苟真懷的中協於繡岩城(岫岩)會師,完成了遼南遼東兩大集團明軍連成一片的戰略布署。

    寬甸是毛承祿的前協,鳳城是陳繼盛的後協,岫岩則是苟真懷的中協,東江本部的三個協全部展開。

    此時,陳繼盛正舉著望遠鏡,瞭望著遠方。那裏有炮兵在測距,挖坑栽樁,設立標記物。

    隻要建奴敢來,預先設置好的大明重迫就將在千米左右,給他們以迎頭痛擊。

    對於鳳城的防禦,陳繼盛是極有信心的。因為這裏不同於平地的堡壘,乃是座山城。

    在當時,鳳凰山山城位於鳳凰山的東麓,曆史悠久。如果它在唐朝時的名字——烏骨城,很多熟悉曆史的想必都會知道,唐軍征高句麗時,就曾在此激戰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