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一十章 難解之困,毛文龍之憂(2/4)

    俗話:秋高馬肥。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馬匹正健壯的時候,適合行兵打仗。

    努爾哈赤聽著皇太極的分析,微微頜首,又開口問道:“明軍水師不可不防,你可有辦法?”

    皇太極苦笑了一下,道:“或可在河中投放木樁以阻敵船,有多大作用,我亦不知道。”

    又不是水雷,木樁的撞擊能摧毀船隻?恐怕也隻是得起到些阻礙。

    對此,努爾哈赤心中暗歎,知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想到海州衛、遼陽遭到了明軍的兩麵壓迫,想到明軍水師或能直抵沈陽,想到明軍在防禦上的優勢,努爾哈赤發動快速突擊的決心有些動搖了。

    明軍的防禦工事和犀利火器固然令人恐懼,但最讓努爾哈赤等人感到困難,乃至絕望的卻是明軍越來越堅強的作戰意誌。

    就算一個據點裏隻有兩千明軍防守,死戰不降的話,後金軍怕是最少也要付出同等的傷亡。依後金的人口數量,能承受幾次這樣的攻堅“勝利”?

    “範文程督造的器械可有突破?”努爾哈赤抱著最後的希望,向皇太極詢問道。

    皇太極躬身答道:“楯車、壕橋都打造了不少,都是原來的樣製,未曾造出更新更厲害的器械。”

    光憑楯車和壕橋——努爾哈赤輕輕搖了搖頭,道:“今日軍議就到此吧,你們回去再好好思考琢磨,明日繼續。”

    見努爾哈赤沒有馬上做出決定,不少後金高官偷偷鬆了口氣,他們都是不讚成發動的,可稱之為保守軟弱派;

    皇太極等主戰派也沒有提出異議,至少在解決明軍水師的襲擾,或者是攻堅能力上有所提高,他們對主動出擊也不是很樂觀。

    軍議再一次沒有結果,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等人,都感覺到心頭籠罩的陰霾。

    戰爭進行到現在,謀略已經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兵力、武器裝備、糧草物資等綜合因素,愈來愈變成左右勝負的關鍵。

    而與龐然大物般的大明帝國相比,任何一個方麵,後金都處於劣勢。

    當大明內部沒有了黨爭掣肘,軍隊能夠糧餉充足,武器裝備更是具有壓倒優勢時,戰爭的結果似乎就已經注定了。

    依後金的人口和兵力,已經承受不起代價相差不大的勝利。但想獲得傷亡比懸殊的勝仗,麵對戰力提升迅速的明軍,卻又很難很難。

    反觀大明,就算有所失敗,就算損失個十萬八萬,也不會傷筋動骨,依然能再快速補充,繼續與建奴作戰。

    白了,後金瞻前顧後,是沒有了承受挫敗的資本;大明帝國手中的籌碼則綽綽有餘,把把梭哈,一把大贏就勝局已定。

    ……………………

    遼東鳳城,又名鳳凰城。原屬定遼都衛(駐遼陽)管轄,後明朝將定遼右衛從遼陽遷於鳳凰堡。

    依托著明朝在遼東設立的堡寨,東江本部的陳繼盛率後協在占領湯站和險山兩堡,留兵駐守後,以主力收複鳳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