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八十九章 獨一無二的《永樂大典》(2/4)

    哦,都沒成熟的,隻能現吃的就叫鮮食。倒是挺嫩的,也真能吃。

    可這,不太符合常規的耕種規律呀,正常年景的話,沒人會這麽幹的。產量低不,還不好貯存。

    “萬歲總有獨出心裁之法,細思卻又不是胡來,甚是奇怪。”當時,徐光啟就滿臉疑惑,輕輕搖著腦袋,對陳子龍道:“此去遼東,你當好好實驗,認真觀察。若大災患真的降臨,你們的這些寶貴經驗,不定就會救活無數。”

    陳子龍苦笑了一下,甩開思緒。幾個好朋友已經忙完,聚過來要出去為他提前餞行。

    科學院的管理已經不象剛開始時那般嚴格,也沒搞什麽軍事上的秘密武器,那是兵器火藥局的工作,也不用封閉。

    但也不是隨便出入,外來人得有裏麵的來接,出去的話,也要等休息時間。

    眾人穿過院落,向著大門走去。

    陳子龍聽到人聲喧囂,好奇地轉頭觀瞧,便看見一群人圍著個又大又厚重的木頭架子,有喊號子的,有轉絞盤的,好象在幹什麽活兒。

    徐孚遠笑著解道:“這是在搞起重機的試驗,看起來又有進步,隻需兩三個人轉動絞盤了。”

    利用動滑輪來提升重物,古代就有,但真正應用的卻是不多。朱由校認為應該發展起來,用在碼頭和貨棧,節省很多人力,效率也更高。

    陳子龍麵露訝色,一塊巨石被兩三個人轉動絞盤緩緩提升,令人震驚。

    “馬上就要開始製造帶輪子能移動的龍門吊呢!”夏允彝頗有得色地道:“用在碼頭上,一下子提起搬運數千斤貨物也不成問題。”

    “沈兄畫的簡易圖紙。”王季重笑了笑,道:“他倒是會偷懶,隨便畫個圖,大家就要反複試驗。”

    “但肯定沒有大的問題。”徐孚遠搖了搖頭,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總有獨出心裁的想法,可又不是胡來,真是甚為奇怪。”

    陳子龍愣了一下,轉頭看著徐孚遠,心中驚疑。怎麽這話聽起來跟恩師講的如出一轍,奇哉怪哉!

    …………………………

    皇帝親自指點,肯定事半功倍,但他更希望培養出大明的科學家。

    而四輪馬車、動滑輪起重機等機械也不急迫,畫圖、計算、製造、改進,直到實用,一係列操作下來,豈不是印象更深,理解更透?

    如果他看到文生卷起袖子轉絞盤,吆五喝六地指揮,麵紅耳赤地爭論,肯定欣慰不已,終於把讀聖賢書的家夥弄成神經病了。

    況且,哪怕是微的改變,積累起來也將形成巨大的影響。

    盡管朱由校崇拜科學,但卻不意味著他要拋棄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

    皇帝暫時不修三大殿,手頭緊是一方麵,但要擠出來資金,還是能做到的。可他覺得有更重要的工作,比修三大殿的門麵功夫更要緊。

    在後世,曾有一本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被稱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的巨著,卻慘遭浩劫,最後兩萬餘卷僅存八百餘卷,且散落於世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