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六十五章 勝利並不意外,壓力如山(2/4)

    號角聲嗚咽,悲淒如嚎哭。建奴們紛紛脫離戰鬥,然後騎上後方的戰馬,向遠處狂奔而去。

    火槍依舊在射擊,不時有建奴未奔到栓馬處便一頭栽倒,更有一些建奴被擊落下馬。

    “衝啊,殺呀!”

    建奴洶湧的攻擊驟停,明軍方陣僅存的四百多人並沒有被動等待,反倒是爆發出一陣齊聲呐喊,挺著刺刀衝下土丘,對敗退的建奴進行追殺。

    隻要騎兵想逃,步兵再怎麽頑強,再怎麽奮勇追擊,也跑不過戰馬,無法對騎兵造成殲滅性的打擊。

    這是步兵難以克服的困難,也是難以彌補的缺陷。但能在野戰中擊敗建奴,已經足夠驕傲了。

    薩哈廉回頭看了一眼,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在那座周圍倒滿屍體的小土丘上,旗幟在獵獵飄揚。鮮紅如血,刺痛了他的眼睛。

    ……………………

    沈陽。

    沒錯,現在還是叫沈陽,不是被改名為盛京。而且,努爾哈赤雖然把沈陽作為統治中心,但還沒有正式定都。

    而影響努爾哈赤定都的因素,就有作戰不利,形勢惡劣。不定都還好,一旦正式定都,政治、軍事意義就非同一般,不是能夠再輕易放棄的了。

    可以說,現在麵臨的重重壓力,讓努爾哈赤覺得遼沈都未必保險,有那麽一點丟失的可能。

    遼南的旅大明軍,遼東的東江本部,還有遼西的熊蠻子,本已使努爾哈赤感到兵力不敷,不好對付。

    明廷調動九邊精銳入遼參戰的消息,以及遼鎮明軍大踏步向前推進,更令努爾哈赤感到憂心。

    但這還沒完,剛剛傳來的一個消息,又讓努爾哈赤皺起了眉頭,感到十分棘手。

    遼西明軍的數千先鋒騎兵已至廣寧,這是之前就得到的消息,努爾哈赤並沒有馬上行動。

    數千明軍騎兵前出有試探的意思,要是出動部隊越過遼河予以打擊,憑騎兵的機動力,顯然是不能如願的。

    況且,因為遼河上遊的大量來沙使河床不斷抬高、大量來水泛濫河道,加上西側正好是沼澤低窪地,形成了文獻記載中的“遼澤”。

    遼澤沒有類似古代雲夢澤、巨野澤等的大麵積的湖泊水體,而是沼澤、湖泊、河流等共同形成、交互錯雜的自然綜合體。

    到了明朝,“遼澤”除了北鎮(廣寧城)至遼中地區外,又有兩處,一為沈陽以西至遼河地段,二為遼陽以南至牛莊地段,都在今遼河以東地區。

    湖泊、濕地、沼澤交互錯雜,自然不利於行軍作戰,特別是對多為騎兵的建奴,阻礙尤其巨大。

    廣寧防線能夠堅持,也多得益於“遼澤”的阻擋,使建奴不能輕易逾越。

    但到了冬季,遼東的大小河流都有數月的封凍期,人馬如履平地,也是建奴經常發動,明軍防禦最為困難的時候。

    同樣,渡過遼河、渾河、太子河等河流,跋涉於“遼澤”,對於明軍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