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三十四章 雪恥之念,訓話勳貴(1/4)

    心動不如行動,嘴皮子一動,八個字一喊,鹽巴到手哈!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眼見別人得了實惠,哪怕是一點點,也有足夠的誘惑。

    還在猶豫的夷人眼睛亮了,紛紛奔過去。時間不大,南腔北調的喊聲便響了起來。

    光喊兩句口號還隻是開始,有沒有托兒,你懂的。而當兵所給的五斤鹽、三十畝地,更是非常有誘惑力的條件。

    但在明朝,對於少數民族的歧視,使征召夷人士兵並不容易被接受。有了喊口號就給鹽的守諾誠信,就給參軍入伍鋪平了道路。

    這是巡撫傅宗龍想出來的辦法,更好地貫徹執行皇帝的計劃。古代就有立木為信的典故,傅宗龍隻是隨手拿來一用而已。

    而之所以要在明軍當中招募少數民族士兵,也不僅僅隻是為了平定奢安之亂的權宜之計。

    在朱由校的設想中,增加明軍中歸化士兵的比例,首先是有利於在短期增強平定奢安叛亂的實力。

    隨著對叛軍越來越嚴密的封鎖,物資匱乏,特別是食鹽的短缺,以及明廷所采取的政治攻勢,將使叛軍內部產生分裂和動搖。

    而很多歸化夷人對水西的地形地勢比較熟悉,這正是明軍的弱點。同時,他們在兩軍對戰時的喊話勸降,也將起來瓦解敵人的效果。

    從長遠來看,使更多的夷人歸屬到官府的管轄,也是對土司實力的削弱。他們如果生活得好,對仍處於土司治下的夷人也是一種宣傳和鼓動。

    要知道,在土司統治下的普通夷人,就是生活艱難且毫無自由和權利的奴隸。

    大明好歹是封建社會呀,比奴隸社會高級一代呢!百姓的生活嘛,會越來越好的,也總比奴隸要強一些。

    說白了,使越來越多的夷人歸化,真正納入到大明的官府管轄,這不就是變相的“改土歸流”嗎?

    朱由校敢下決心,爭取五年平遼,奢安之亂也不會低於這個時限。

    但在大明全部“改土歸流”,他保守估計也要花個三五十年,還要伴隨著戰爭和死傷。

    俗話說: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可見其生命力之頑強。所以,能夠加快“改土歸流”進程的舉措,他都不殫去試一試。

    一個夷人來到招兵處,怪腔怪調地表示自己要參軍的想法。

    身材高大,赤著雙足,膚色黝黑,站在那裏,就象半截黑鐵塔似的,樣子十分彪悍。

    一個年歲大的夷人上來充當翻譯,一問一答,然後再轉述給旁邊的書記官。

    沙瑪布達,男,二十二歲,彝族,身高六尺一……書記官刷刷記錄著,卻被旁邊突然爆發的喧嘩聲吸引了目光。

    招兵處旁邊放著幾個石鎖,算是體檢的設施。一個壯漢正掄著石鎖耍把式,引得旁觀者驚呼叫好。

    布達見書記官移目觀看,似乎忘了自己的事情,不由得眉頭一皺,哼了一聲,大步而去,抓起一個更重的石鎖,左手倒右手,也耍了起來。

    掄了一會兒,布達才放下石鎖,走到書記官前挺胸站定,臉不紅、氣不喘,大眼珠子盯著書記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