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一百四十章 曆史沒有重演(2/4)

    範文程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卑職愚鈍,雖造出了震雷,但威力差強人意,比明軍的差了很多。”

    停頓了一下,範文程也苦笑起來,繼續道:“且火藥若是長途運輸,還有問題,不知是何故?”

    火藥如果是粉末狀的話,不僅威力不如顆粒,還因為各成分比重不一,在顛簸運輸中會產生分層現象。輕則威力大降,重則會完全失效。

    而且,火藥配方要在百年後,隨著化學方程式的出現,才得到了最精確的配比。

    目前,西方的火藥配比已經非常接近最精確的比例,明朝則是在學習如何製造鳥銃的時候,對葡萄牙人的火藥也進行了仿製,得到了很大的收獲。

    到了朱由校的改進之後,現在明軍的火藥配方已是最為科學、精確,並已超過了西方。

    範文程所依照的古書,乃是《武經總要》中所記錄的三個火藥配方。其中宋代的硫、硝比例為1比,甚至接近1比,已與硝占四分之三的配方相近。

    但也隻是相近而已,既沒有顆粒化,更沒有進行原料提純,與明軍的火藥比,威力自然相差不。

    要知道明朝對火藥的配方是相當保密的,朝鮮軍隊裝備的鳥銃不少,還有部分從倭國購置的火銃,但在火藥上卻一直依賴明朝。

    而同樣叫火藥,根據配方不同,還有火槍的發射藥,轟雷的爆炸藥,以及噴射、燃燒火藥等等。

    就憑範文程,連火藥燃燒爆炸的原理都不懂,隻根據幾本古書的描述來找出最佳配比,甚至要超過明軍,真是自不量力。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範文程算是個人才,也讀了不少書。但也隻是沿襲封建社會的思想,更談不上對科學技術的理解。想從書中找到答案,想得未免太簡單了。

    皇太極倒沒責怪,沉吟了一下,道:“範先生也不必著急,書中記載未必全對,多找些匠人詢問,或許會有收獲。”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即便威力不如,可也具有殺傷力,倒也不必過於苛求。”

    範文程心中稍感安慰,但卻知道有此差距,以火器與明軍對陣必然是有敗無勝。

    而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想擴大火器裝備,與明軍抗衡的期望已是不太可能。

    當然,抗衡對陣不行,也不意味著火器毫無用處。如果能圍困明軍所守的城池,火炮的轟擊,應該還是破城的關鍵。

    而且,裝備火器的隻能是漢兵,這對女真人來,也是增加自身實力的一個途徑。

    就象負責推著楯車去填壕的“炮灰”,多一些總是好的。火器不如明軍,但對戰起來,死的又不是女真人。

    皇太極做了個手勢,示意範文程跟著,他邁步向外走去。

    見皇太極興致不高,範文程知道定是計劃不被采用,也不敢多,微躬著身隨在其身後。

    …………………分隔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