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第九十九章 大奸似忠李三才(2/2)

    但是否唇槍舌劍,是否爭論不休,對朱由校來,都不重要。對這些為李三才申辯的家夥,他隻有一個處理辦法,那就是滾粗。

    如果以前如何區分真正的東林黨,朱由校還不好判斷,可現在卻是昭然若揭。

    “很好,很好。”朱由校重複著這兩個字,既是憤怒,又有種解脫之感。

    早蹦出來早好,一舉掃清,豈不美哉?

    朱由校提起筆,刷刷點點連寫兩份密旨,封入匣中,令人分送東廠和督撫司。

    該是收網的時候了,倒要讓下人看看,那些自詡正義、滿口聖賢的王八蛋,到底是什麽貨色。

    ………………

    明成祖時,將錦衣衛鎮撫司分為南、北兩司。

    其中“南鎮撫司”負責本衛的法紀、軍糾。“北鎮撫司”專理欽定案件,擁有自己的監獄(詔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不必經過司法機構。

    錦衣衛千戶劉僑,甚得駱思恭信任,也極為遵法守紀。駱思恭在外公幹,鎮撫司便由他代管,而審訊犯人也由他負責。

    剛剛審完李三才案的犯人,將人犯收監,指揮使駱思恭便前來詢問,同來的還有東廠的掌刑千戶徐魁。

    雖是東廠掌刑千戶,卻也是由督撫司所派,原是錦衣衛的千戶,與劉僑也是相熟。

    見禮已畢,駱思恭往椅中一坐,便開口問道:“劉千戶,案子審得如何?”

    劉僑躬身答道:“李三才還未招供,但其府上的管家、賬房,都問出了口供。再有搜到的秘賬,貪瀆之罪應是無疑。”

    駱思恭點了點頭,道:“動大刑吧!七之內必須審結,時間緊哪!”

    劉僑猜測是宮裏催得緊,便躬身應喏。

    徐魁見駱思恭的目光投過來,笑著取出幾份文書,遞給劉僑,道:“這是東廠偵緝的一些情報,還有幾個通州大商人的檢舉。人呢,已經帶來了,劉兄可以開審錄口供。”

    劉僑伸手接過,道:“多謝徐兄。添上這些材料,李三才就是不招,也足夠定罪了。”

    駱思恭知道自己年歲大了,已將劉僑當接班人栽培。何況,聖上曾提起過一嘴,對劉僑的印象看似也不錯。

    送走了徐魁,駱思恭又與劉僑研究了一下案情,細心指點了一番,才起身道:“某去看看李三才,有些話要問他。不定,不用你再審,他就招供了呢!”

    劉僑趕忙跟隨,卻被駱思恭製止,讓他先審通州大商人,不用陪他去監獄。

    知道駱思恭要問的話不簡單,自己是不方便聽的。劉僑送走駱思恭,回來後便召集人手,提上人犯,開始審訊。

    李三才總督漕運十年,那可是個肥得流油的美缺。

    在那時,漕運是南北的大動脈,糧食、商貨幾乎全部通過漕河運輸。海運嘛,很少很少。

    所以,凡是幹漕運總督的,免不了讓人眼紅,被人盯著,被人咬。李三才遭到的彈劾,也多數與貪有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