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星雲大師智慧感悟課全集)

正文 第99章 平淡是靈魂的真味(1/2)

    【藏經閣】

    閑居無事可評論,一炷清香自得聞。睡起有茶饑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

    ——了庵清欲禪師

    走過了險峻的高山和坎坷的窪地,我們才覺得平坦道路的悠然自得;喝過了咖啡的苦和果汁的甜,我們才發現最解渴的是清澈的純淨水;經曆了輝煌和落魄,我們才知道平淡是生活的真諦。

    生活是一條河,雖有揚波萬裏、豪情萬丈時,但最終都會歸於水波不興、平平淡淡。人生的平淡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境界。人們常說“絢爛至極歸於平淡”,平淡就是所有波濤洶湧過後的一種人生常態。人們不可能一輩子都在驚濤駭浪中搏鬥,平淡的幸福才是人們最終的心靈歸宿。

    平淡是一盆蔥鬱的吊蘭,它在陽台上潛滋暗長,舒枝展葉,悄悄地把綠色的寧靜鋪滿你的心田;平淡也一杯清爽的茉莉花茶,清新的氣味在平和中緩慢散開,層層開釋的花瓣擴散出一波又一波的清香,讓人們細細品味其中的悠長;平淡是一首清淡閑遠的詩,朗誦之間,讓心靈浸染上一股清新寧靜,不為世俗所擾。

    老僧的一位老友來拜訪他,等待吃飯的時候,老友隻看他配一道鹹菜,便不忍地問他:“你光吃這鹹菜,難道不會太鹹嗎?”“鹹有鹹的味道。”老僧笑著回答道。

    吃完飯後,老僧倒了一杯白開水,慢慢悠悠地坐在院子裏喝,老友看到後又問:“沒有茶葉嗎?怎麽喝這麽平淡的開水?”老僧依然笑著說:“開水雖淡,可是淡也有淡的味道。”

    鹹菜的鹹與白開水的淡就像我們在人生中遇到的不同情境與事件一樣。在無力做出選擇的情況下,我們不如學會適應和享受。雖然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我們需要品嚐各種滋味,體驗各種心境,但是有高潮和低潮,有鹹有淡,才是圓滿的結局。

    鹹在人生中體現為我們強烈的信念、劇烈的痛苦、徹骨的孤獨、熾熱的情感、沉醉的癡迷、狂熱的愛戀等,而淡就是細心的關懷、欣賞的生活、偉大的平凡、適當的沉默、溫和的知足等。

    人們一旦超越了鹹與淡,那麽就能真正品味到鹹菜的好滋味與白水的真清甜,這也就是平淡的最高境界。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們與周圍人們和諧相處,做到寬容以待,推己及人、和而不同,那麽很多的紛擾就會迎刃而解,人生就會變得簡單而美好。

    平淡不是平庸,也不是懦弱,而是洗盡鉛華之後的自我認定與歸屬,並給自我認定與歸屬以最恰當的表達方式,同平淡地還是人們幸福與快樂的起源與根基。星雲大師告訴我們:“假如能夠心平,就能光大心的功能,就能產生心中的淨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