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星雲大師智慧感悟課全集)

正文 第67章 不必過分執著於得失(1/2)

    【藏經閣】

    然彼如來藏清淨心本無有生起,隻是眾生虛妄分別、虛妄執著;一切能取及所取,與大海中之波浪毫無二致。

    ——《楞伽經》

    人在一生中都會不斷地得到和失去。你若隻忙著追憶丟失的東西,往往就會錯過更多當前已有的幸福。得失乃人生常事,過分看重隻會讓自己背負的東西越來越沉重。得失不必長掛於心。

    杜甫詩雲:“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文章可以流芳百世,成敗得失隻有自己知道。成敗得失與煩惱快樂時時伴隨著我們,不論得意失意,我們都應當以樂觀的心態來對待,在得意之時保持淡然的心態,在失意之時保持坦然的心態。隻有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生活,我們才能活出不一樣的境界。

    人生的得與失,有時隻在一念之間。如果心裏存有太多妄想,就會迷失了真心,而生出煩惱。擺正自己的意念,拋開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才能活得灑脫自在。我們應該用雙手和心靈去增加人生的價值和內涵,使自身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更加富有和充實。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說山裏有一位以砍柴為生的樵夫,辛苦經營下,終於蓋了一間木屋。有一天他外出辦事,房子起火了,鄰居們紛紛幫忙救火,但是當時風勢較大,根本救不下,大家隻好眼睜睜地看著木屋被燒毀。

    樵夫回來看到這種情況後,他一一謝過大家的幫忙,然後自己拿著一根棍子,在灰燼中翻找,鄰居們以為他是在找什麽金銀珠寶,就都在旁邊默默地看著他。可最後,鄰居們看到他手裏隻是拿著一柄砍柴的刀。他笑著說:“隻要有這柄柴刀,我還可以建造一間更好的木屋。”鄰居們為他樂觀的精神所感動。在大家的幫助下,沒有多久,樵夫便又建起了一間小木屋。

    樵夫的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故事中的樵夫知道,自己的房子被燒了,這已經是回避不了的客觀現實,必須麵對;同時他也知道,悲傷無濟於事,此時自己再傷心也不可能變出一間房子來,而可以用來再造房屋的柴刀才是重要的。正因為樵夫有樂觀的心態和堅定的決心,他才能對生活重新充滿希望。在生活中我們同樣應當如此,在經曆過一些失敗和坎坷後,隻有樂觀麵對,心懷“有失必有得”的態度,讓自己快樂起來,盡快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