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星雲大師智慧感悟課全集)

正文 第67章 不必過分執著於得失(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哲人說人生如車,其載重量有限,超負荷運行將使人生走向反麵。人的欲望是無限的,我們隻有學會會辯證地看待人生、看待得失,減去人生過重的負擔,學會放下,才能獲得輕鬆自在的心靈。過於看重得失,就會讓人生不堪重負,苦不堪言。

    美國開國之父華盛頓,在第二屆總統任期屆滿,全國“勸進”之聲四起時堅持卸任,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失去”。他失去了所謂的權位,卻換來了更多的“得”,那就是良好的製度,人民的愛戴和自己內心的清明。

    人要有所得,也必然會有所失,隻有當你看淡得失,願意舍棄一些東西的時候,你才有可能得到更多。若是過分地看重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因為欲望蒙蔽了自己的雙眼,就將錯失生命中那些更為重要的事情和更美的風景。

    有一個小和尚問老和尚:“都說僧人是皈依佛門,四大皆空,講究一種虛靜。那麽我們來世上一遭,究竟為了什麽呢?”

    “為了自己的心呀!”老和尚開導小和尚說,“世界上屬於我們的太多太多了,自由的身心,超脫的意念,以及藍天白雲,還有美不勝收的山山水水。”

    老和尚看小和尚一臉困惑的樣子,於是又詳細補充說:“當一個人四大皆空時,這世間的一切都是他的了。夢遊四海、思度五嶽,那麽人生還有什麽不可企及的呢?”

    小和尚聽完後似懂非懂地說:“那塵世間的人不也擁有這些東西嗎?”

    老和尚說:“不是那樣的,塵世間有錢的人,他們心中隻會想擁有更多的錢;有宅第的人,心中隻會想有更多的宅第;有權勢的人,心中隻會想擁有更多的權勢……他們在擁有某項事物的同時,也失去了這項事物之外的所有事物。”

    小和尚聽完後,若有所頓悟地點了點頭。

    星雲大師雲:“世事無常,諸相皆空。如果我們能有一顆平常心,世間的一切,有也好,無也好,都會被看做是鏡花水月。有,我們固然可以生活無憂;無,我們也可以心靈自在。所以,我們要深入體會無垠、無邊、無量。”是得是失,關鍵在於人們如何把握自己的內心,把握自己的人生。如果能夠淡看得失,人生就會更有意義,我們的品格就會更有厚度,快樂就會更加豐滿,我們的心靈就將處於人生的好時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