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星雲大師智慧感悟課全集)

正文 第28章 別讓自己的判斷蒙蔽雙眼(1/2)

    【藏經閣】

    行界勝義相,離一異性相,若分別一異,彼非如理行。眾生為相縛,及為粗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

    ——《解深密經》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標準,也有自己的判斷。當這種判斷淩駕於自我善惡的標準之上時,就很容易被自己的喜好所左右,甚至會扭曲事實。擁有正確、客觀的是非心,才是看待一件事情的合理態度。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說的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眼光和標準。因此,每個人對於善惡的判斷也不同。在中國,無論是儒家、法家、道家還是佛家,都有著自己的評判準則,其中相同的一點是:不顧他人死活,自私自利的是惡;而抱以真誠和善良的心、樂於幫助大家便是善。

    佛法中關於善惡的標準,是從修行的角度來界定的,也就是說,凡是做事情為自己利益去做的就是惡,凡是有利於大眾的就是善。佛法這樣的界定是為了破除自己心中的那份執著,因為隻有破除這些才能跳出三界。在生活中,人們並不是都具備破除自己內心執念的能力,在評價一些事物的時候,難免會摻雜個人的好惡情感。

    有一天,羅馬帝國的公主遇到了一位相貌非常醜陋但是博學多才的大學者。傲慢的公主當眾奚落他說:“在相貌醜陋的人的腦袋裏,怎麽可能有了不起的大智慧呢?”

    儒雅的大學者在受到如此的羞辱之後,不但沒有惱怒,反而不卑不亢地與公主嘮起了家常:“尊敬的公主,您的王宮裏一定有很多上等的美酒吧?”

    公主得意地點了點頭:“那當然了。”

    大學者又問:“那些美酒裝在什麽容器裏?”

    公主毫不猶豫地回答說:“都裝在壇子裏。”

    大學者故作驚訝,惋惜地說:“貴為羅馬帝國的公主,為何不以富麗堂皇的金器、銀器來盛酒,反而以粗陋的壇子裝酒呢?”

    公主想了想,是啊,那些壇子怎麽符合自己高貴的身份呢?於是下令宮中仆人立刻改用金器、銀器來裝酒。

    幾個月之後,皇帝舉行國宴時,突然發現那些珍藏多年的美酒竟然變得劣質無味了。皇帝勃然大怒,下令追查原因。

    公主隻好承認是她讓仆人幹的,並解釋了原因。皇帝被公主的解釋弄得哭笑不得,然後耐心地告訴公主壇子的作用,公主原以為這樣會更好,沒想到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公主此刻才恍然大悟,她想起來這一切都是大學者唆使她幹的。於是,她派人將他找來算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