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民”與教民:世紀之交的民眾心態解讀

正文 晚清北方農村的文化傳播與教育渠道 學校教育(1/4)

    任何人的思想意識構成和行為模式的形成,都與他平日所受的教育及身處的社會文化環境息息相關,參加義和團的農民自然也不會例外。

    在農村環境中,一般我們所謂的教育,即學校正式教育,比重並不很大,農民社會素質的培養、文化知識的來源,主要是通過戲曲熏陶、宗教宣示、家庭教化以及街巷傳播等途徑和渠道。後者實際上也是一種寬泛意義上的教育,所以在西方學術界習慣將前者稱為大渠道(或正式渠道)教育,而將後者稱為小渠道(或非正式渠道)教育。小渠道教育是通過熏陶習染方式進行的,因而對農民思想意識及行為模式的影響都要大於大渠道教育。兩種渠道的教育結果,最終都會在重大政治事件中反映到農民的政治意識、態度與行為上。

    一、學校教育的形式及農村中受教育人數比例學校教育是一種正式教育,它是通過文字訓練以培養社會綜合素養的過程,用中國老百姓的話說就是“知書達禮”。相對而言,在中世紀,中國農村的學校教育遠比西歐發達。學校有官學與私學之別,官學顧名思義是政府辦的,有縣學、廳學、州學、府學和國子監,凡有初級功名--生員(俗稱秀才)者,均是官學的學生。在晚清,北方各省官學的名額有所增加,據張仲禮統計,太平天國以後,直隸、山東、河南、山西四省的官學名額分別為2888、1953、1868、1626,以上四省的生員總數分別達到:86182、58565、56382、48694,對應以四省當時的人口總數,則生員分別占人口的0.48%、0.16%、0.26%、0.45%,如果加上具有高級功名(舉人、進士)者和他們的家屬,上述四省的紳士及家庭成員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將提高到4.1%、1.0%、2.0%和2.7%。其中雖然有一些人的功名是通過納捐取得的,但這些納捐者中有相當比例是能開筆作文的讀書人,他們捐納初級功名是為了進一步科考,所以說這個統計大體上反映了晚清時節華北受過完全的正統教育的人群在人口中的比重。

    毫無疑議,這些人是紳士,不是農民,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居住在農村,是所謂鄉紳,出身貧寒農家者也不乏其人。農村中的窮秀才,其社會經濟地位與中等富裕的農民相差無幾。鄉紳是鄉村中正統文化之源和儒家道德體係的支撐,當外來文化的侵入構成挑戰時,反應最敏感、最激烈的就是鄉紳階層,甚至主要為具有初級功名的下層鄉紳。雖然官學實際並不是受教育的場所,但卻起著一種導向作用,使得明清之際整個農村教育的基色是理學色彩的儒家倫理。

    真正發揮了學校教育功能的是私學,其中包括社學、村學、族學、家塾、義學等等,清季相對於明代,家塾和族學要發達一些,而村學、義學相對落後,但也有例外,晚清山東堂邑縣就出了一個義學正--武訓,靠行乞辦起了義學,目的是讓窮孩子有書讀。而他本人也因此獲得了很大的名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