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動的導遊旗

十一 誤傷(3/4)

    隊伍繼續前行。

    “好,接下,我們繼續往前走。前方6米處漢白玉框架涼亭中迎麵亭亭玉立、麵露勝利喜悅的女子就是王昭君的漢白玉雕像。再往前麵就是“和親”銅塑像了。它是按廣州美術學院著名雕塑家潘鶴先生的同名雕塑用銅澆鑄而成,高95米,重5噸,生動再現了王昭君和呼韓邪單於雙雙騎馬並肩聯轡而行的曆史性場麵。這座雕有“蒙漢”兩種文字的和親銅像被內蒙古人民稱為“民族團結的象征”。而在我們麵前的這座大土丘就是昭君墓了,昭君墓最早記載見於唐代。其墓體占地多畝,墓高米,底麵麵積多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幾座漢墓之一。相傳,昭君死後,漢匈人民都非常悲痛,紛紛趕來送葬,人們用衣襟包著土,一包一包地填在她的墳上;由於送葬的人成千上萬,絡繹不絕,每個人又都想多捧幾包土寄托自己的哀思,所以到最後竟壘成了一座形似山的墳墓。現在我們看到的昭君墓是於977年經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同意,按照漢墓“封土為墳”的結構特點,在原來的墓體基礎上填入5多方土修複而成的。其實,在內蒙古的昭君墓有很多,僅在內蒙古西部傳為昭君墓的就有多處,為什麽會有這麽多呢?因為昭君給人民帶來了和平,人民愛戴她,很多人都希望她埋葬在自己的家鄉,保佑自己平安、自己的家鄉富饒美好。因此,有這麽多昭君墓就不言而喻了。也有的人認為她是仙女下凡,叫她“昭君娘娘”。附近的百姓都認為,在昭君墓前許願是十分靈驗的。傳,一對青年夫婦久婚不育,便在這裏許了願並且住了一夜,第二年便有了健康的寶寶。從墓體側麵拾階而上,我們可到達昭君墓墓頂,我們會看到一個懷抱琵琶栩栩如生的昭君石刻像,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綿延千裏的陰山山脈和********城市遠景。大家可以在此留影。昭君墓後麵是百米碑廊,廊內陳列大量詩文書法碑刻,皆是名人手跡。昭君博物院在東西兩側新增了幾處規模宏偉、景觀壯麗的建築物。它們是匈奴文化博物館、單於大帳和坐東麵西的和親宮、昭君故裏昭君宅等。可能朋友們會有這樣的疑問,這座昭君墓真的埋有昭君嗎?這裏是真正的昭君墓嗎?現在考古學家還沒有確定。其實,我覺得昭君埋葬在哪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為時代的和平做出了貢獻。”

    “好了各位朋友,來到青塚腳下,我們的集中講解也就告一段落,接下來,我給大家四十分鍾自由活動時間,四十分鍾後,我們按原路返回,在門口的停車場集合。下麵,如果有朋友想要拍照的,請抓緊時間,五分鍾後,請大家隨我同行,一起沿著階梯,一起登頂而上吧!”

    罷,6川放下了喇叭,幫著客人照了幾張相,然後帶著沿東側的石階向上走去。

    半個時後,帶著幾個孩一起回到了入口處,他讓孩子們先回到旅遊車上,然後站在門口前等待著客人一一返回。不一會,白麗麗也回來了。她指引著隨行的幾位客人走向旅遊車的方向,然後回到了6川的身邊。

    6川抽著煙。不話。

    白麗麗此時感覺6川身邊有一種冷冷的氣場,讓她無法靠近。她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問6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