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動的導遊旗

十一 誤傷(2/4)

    大家不用想了,我來告訴你們:“沉魚”指的西施,“閉月”代表的是貂蟬,“羞花”暗喻的是楊貴妃,而落雁呢,指的就是王昭君,為什麽叫“落雁”呢?起來,還有一個的典故呢!傳昭君出塞路途中,遇到遠歸的大雁,大雁看到如此美貌的女子,驚呆了,忘記了飛翔,於是,從空中掉了下來,因此昭君有了“落雁”的美稱。比起其他位美女來,昭君不僅美而且她的也塞在中國曆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秭歸肯人氏,就是現在湖北省秭歸縣。西漢元帝時,昭君以“良家子選入掖庭”,級別是“待詔”。

    關於王昭君為什麽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這一點,還有一段傳!相傳漢宮畫師毛延壽給後宮美女畫像,元帝通過畫像選召宮女,對一般宮女來,她們入後宮後最大的心願就是得到皇上的恩典,在後宮爭得“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的優勢,因此她們紛紛用財物賄賂毛延壽,請他們把自己畫漂亮些。毛畫師受人吹捧慣了,而昭君對這種不正之風深有不滿,沒有賄賂毛延壽。於是,畫師便在昭君畫像的眼角底下點了一顆“傷夫落淚痣”,大家可別看這顆痣,在多年前的封建觀念中,人們認為有這種痣的女人是丈夫的克星,作為封建君主,當然不可能寵幸這樣的女子了。這樣,昭君便沒有機會受寵了。但是,當漢元帝看到昭君本人,現她並沒有那顆“傷夫落淚痣”時,追悔莫及,可惜一切已成定局,無法挽回,隻好作罷,其實,這隻是一段流傳甚廣的傳罷了。公元前年,昭君為了漢匈兩族的團結友好,自願請求出行,充當漢族的“和親使者”,出嫁到塞北,戶負起進行交給她的為鞏固和加強漢匈兩族團結友好的重大政治使命,為民族友好作出了傑出貢獻。

    繼續往前走,我們看到的是一塊巨型的浮雕,一會,我給大家十分鍾時間在這裏留影。

    這是一塊兒位於廣場南側的“嬙雲”浮雕石壁,它長米、高6米,由我區著名的雕塑家張恒用花崗岩雕刻而成。之所以叫“嬙雲”,是因為王昭君名嬙。“嬙雲”的左位是昭君和呼韓邪單於。細心的人會現昭君似乎比單於要年輕得多。事實確實如此,因為昭君要比呼韓邪單於二、三十歲。昭君與呼韓邪共同生活了兩年,生了一個兒子,呼韓邪單於就去世了。呼韓邪單於長子複株累繼位為單於。按照收繼婚的習俗,昭君又嫁給了複株累單於。昭君是漢族人,對於“收繼婚”的習俗,雖然有些抵觸,但為了民族友好大局,她毅然嫁給了新單於,並和他共同生活了若幹年,生了兩個女兒。下麵有象征祥和的兩隻仙鶴,並有朵朵祥雲襯托著,這意味著王昭君嫁到匈奴以後,使得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好了,現在給大家十分鍾時間拍照留念。”

    這裏,是6川打來得最多的地方,在八十年代,這裏就算是一個大的去處了,父親在帶著6川騎上一個多時的車才能從家走到這裏玩上半,之後,外地的親戚來了,也會選到這裏遊覽一翻。而今,6川怎麽也想不到,會成為導遊帶著各地遊人不斷地回到這裏。慢慢的,在他內心中,對昭君墓有了一種厚重的歸屬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