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動的導遊旗

六 後生,捎上點點蓧麵吃哇!(1/3)

    我們的旅遊車,剛剛駛過了如意區,正沿著新華大街繼續西行,我們的目的地是位於呼倫南路鼓樓立交橋以北路西的一家大酒店,這裏在夏旅遊旺季的時候,經常是我們放團餐的Щщшlā這裏主打菜係就是我們呼市當地特色主食——蓧麵。起蓧麵,我不得不重點介紹一下,因為。如果你在呼市暫居或是定居,或者不管通過何種方式要了解呼市,在吃這一方麵,你必須接觸,必須認識的就是蓧麵。

    什麽是蓧麵?

    蓧麵,是由蓧麥研磨而成。蓧麥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期短,學名“燕麥”,蓧麥屬“裸燕麥”,俗稱“油麥”,也稱“燕麥”、“玉麥”。已有5多年的種植曆史。所含蛋白質和脂肪量為五穀之,成熟後子實容易和外殼脫離,磨成粉後可食用,就叫蓧麵,也叫裸燕麥麵,又叫油麥麵。蓧麵的營養成份是其它麵粉營養成份的七倍以上,可與精麵粉媲美。

    另外,蓧麵還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助於減肥和美容。隻是蓧麵不容易消化,要少吃,我們呼市當地和周邊對於吃蓧麵有這麽一套講究:“蓧麵吃個半飽飽,喝點開水正好好”、“三十裏的蕎麵四十裏的糕,十裏的蓧麵餓斷腰”。蓧麵主要產地有:河北省張家口的張北縣,尚義縣,沽源縣,康保縣,崇禮縣,內蒙古********市武川縣,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卓資縣、豐鎮市及察哈爾右翼中旗、錫林郭勒盟南部。山西大同市的左雲縣、陽高縣等。而內蒙古蓧麥種植麵積曾占全國燕麥麵積的479。蓧麥所含蛋白質和脂肪量為五穀之,還含有磷、鐵、鈣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在蒙醫飲食療法中,有許多塞外特產的糧食作物,如蓧麥、山藥等等。”********地區蓧麥的栽培曆史約有年左右,素有“陰山蓧麥甲下”之譽。

    關於蓧麵,有一些典故挺有意思:

    典故一:相傳,漢武帝時期戰事不斷,北方地區的遊牧民族—匈奴經常騷擾漢地,造成了大量的人畜損失,人民苦不堪言,正常的生產生活無法繼續。消息傳到中央,漢武帝大怒,隨即命大軍前去征討。可是遊牧地區的匈奴大軍忽東忽西,作戰不定,給漢軍造成極大損失。軍隊屢戰屢敗,加上漢軍的補給全靠長安從內地及各郡征調,補給環節薄弱很容易遭到打擊。而遊牧民族的騎兵,靠擄掠為主,隨軍自帶幹糧,不僅沒有被消滅,反而越戰越勇,令漢軍十分頭痛。於是武帝采納了大將軍衛青的建議,命隨軍駐地墾荒,以供軍需,並從各郡征調大批勞力調往當時的河套地區,使漢軍的實力大增。當時別的農作物在當地產量有限,大量種植,此種一經播下,生長迅產量很高。漢軍食後,軍力大增、耐饑寒,經酷暑,最後大獲全勝。漢武帝非常高興,親自率眾到河套地區,犒勞三軍,並封敬獻穀物的大臣蓧司為大將軍。從此這種穀物在中華大地紮下了根。人們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便稱這種穀物為蓧麵。

    典故二,相傳,清代康熙皇帝遠征噶爾丹,在歸化城吃過蓧麵,給予很高的評價。乾隆年間,蓧麵作為進貢皇帝的食品被送往京城。世紀5年代,朱德總司令兩次來內蒙古視察,都主動要求吃蓧麵。他,當年在晉西北轉戰,曾多次在老鄉家的熱炕頭上吃過蓧麵,也聽過蓧麵是“土默川三寶”之一的傳。那又筋又細的蓧麵,支持過晉察綏陝根據地革命將士的偉大鬥爭,總司令一直在懷念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