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王爺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淩傳

三百七十一奕戰如棋(1/5)

    萬馬奔騰的場麵,在齊魯平原上並不多見,天氣幹燥揚起的漫天灰塵,更助長了它的威勢,遠遠一望,如雷的轟鳴聲,旗幡招展、馬騰如龍的場麵更令人膽氣盡喪。

    有道是兵之所恃在馬,戰鬥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要倚仗戰馬,如果不是德州城壕深牆高,抵消了響馬盜的優勢,德州兩倍於響馬盜的兵力中大半分是步卒,根本無法與之對抗。兩軍甫一交鋒,就要象切瓜砍菜一般,被削平大半了。

    朝廷的軍馬多用來供應九邊連綿不斷的防線和京師大營,這兩個地方的大量軍隊,已經消耗了朝廷太多的糧餉輜重,內地衛所供養不起足夠的軍馬,天下承平時也不需要在內地衛所布置大量的騎兵,所以在衛所中,它一向是比較奢侈的配備,即便是德州衛這樣的軍事重鎮,騎兵也不過才兩千多人罷了。

    城頭示警的號角聲短促緊急的嗚嗚鳴響,輕雷似的低沉鼓聲也猛然擂響,一隊隊官兵開始匆匆登上城頭。滾木擂石、石灰火油,推的推、搬的搬、扛的扛,迅速移向一個個垛口。火炮上的炮衣也被扯了下來,烏黑發亮的炮管森然對準了城下。

    這裏的火炮還是傳統的霹靂雷火炮,射速比之江南水師應用的新式火炮要差的多,但是威力更大一些,在守城戰中如果把兩種火炮配合使用,相得益彰,更見威力。

    可惜朝廷接連用兵、接連盛典,再加上北方互市、江南通商,造船建軍、建造遼東牧場,購買馬駒,安置移民,財政已極度拮據,現在新式火器隻能小規模建造、試用,無法普及配備全軍。

    “轟!”大炮咆哮起來,地麵為之震顫,用的是開花彈,炮彈在烏雲一般卷過來的敵陣中爆炸,頓時人仰馬翻,爆炸處未經炮火訓練的戰馬驚嘶著,隊形混亂了起來。

    不過麵對大平原上潮水一般卷來的騎兵大隊,這威力甚大的一炮,不過是潮水浪尖上卷起的一朵浪花,輕易的就被抿滅了痕跡,慌亂的戰馬由於整個大隊的正確方向。雖然慌亂卻沒有四散奔逃,再加上騎士的控馬水平高超,很快重新適應了整支部隊的進攻節奏。

    城下有護城河,軍事要塞的拒馬壕溝挖的又深又寬,不怕響馬盜隻憑一輪衝鋒就攻到城下,士兵們在各級將佐的號令下做著近戰城防的軍械準備。火炮手和弓弩手則以箭垛堞牆為掩護,向撲天蓋地而來的響馬盜發射著勾魂攝魄的死亡之箭。

    這裏地勢開闊,左麵是運河,正對麵是德州城池,其餘兩麵是由荒地、樹林、驛道等組成的地形,前進後退折向逃跑都很容易。地勢開闊易於攻城者擺布人馬,自然也易於城頭守軍射擊,幾乎不需要怎麽瞄準,八門大炮持續轟鳴,不斷收割著人命,而亡命徒們也嚎叫著越來越近。

    德州城共有三十二門大炮,四處城門各布有八門大炮,盡量發射開花彈,殺傷力驚人,不過火炮裝填費時費力,而快馬狂奔急逾閃電,頃刻間就已攻至近處,一攻到近處,牆頭死角就多了,火炮可以威懾的範圍有限,此時主要就是弓弩發揮作用了。

    牆下灰塵迷漫,遮天蔽日,響馬盜皆以紅巾蒙麵,開始縱騎遊走,向城頭不斷開弓發箭,壓製城頭火力,掩護後續部隊。

    遊騎而射,本是關外韃子的拿手好戲,其關鍵就在騎術高超,否則不是不能射,而是一箭射出,鴻飛冥冥,自己都不知道飛到哪兒去了。或者在馬上顛簸的七扭八歪,發箭無力,傷不得人。

    響馬盜精銳中竟也有許多人具備這種高超的騎術和箭術,由於馬戶家裏養馬,許多響馬盜從小就在馬背上爬上爬下,其中出些馬術高超的人自然不難,這樣的精騎看樣子大約在一千五到兩千人左右。

    他們縱騎遊走,不斷發箭,與城頭守軍戰個旗鼓相當。火炮在此時就真成了大炮打蚊子,對這些散騎遊射的響馬盜完全派不上用場了。

    “劉”字大旗停在了遠處那片殘垣斷壁處,堤壩上影影綽綽出現一些人影,劉六顯然是駐紮在那兒指揮全軍作戰。那裏堤下是蘆葦浮萍的沼澤地,距運河還有兩裏多地,和這裏距離也差不多,可以觀瞭全局,指揮調度也安全方便。

    楊淩趴在箭垛上剛剛看到這兒,就被一個人猛地扯了回來,那人忘形之下抓的太緊,扣得他手臂之疼。楊淩扭頭一看,隻見羅士權滿臉大汗地吼道:“我的天爺,你怎麽還在這兒?快,快快,快離開險地”。

    原來方才響馬一到,羅士權情急之下,立即扔開兩個親兵,跑上城樓親自指揮一番,等他調度完畢,下達了一連串作戰命令之後,才想起來忘了一位大人物。他扭頭一看,響馬盜的利箭射上城頭,箭矢橫空,嗖嗖亂竄,威國公卻手扶箭垛正在觀敵瞭陣,這一嚇非同小可,立即又奔了過來。

    羅士權的傷雖沒有傷筋動骨,畢竟皮肉受苦,方才急奔到城樓上指揮已經扯破了傷口,這會兒又跑過來,連疼帶怕,所以滿頭是汗。

    楊淩輕鬆一笑道:“羅將軍何須擔心?南蠻北虜,東倭西夷,本國公全都見識過了,響馬盜的陣仗未必就比他們高明,何所懼哉?”

    他正說著,一枝狼牙箭颯然掠至,正自垛口中射來,身旁伍漢超肩頭微微一動,“嚓”地一聲,箭被擊飛,隻見伍漢超手中半截秋水正緩緩入鞘,出劍之快竟令人目力難及。羅士權唬了一跳,楊淩卻神色自若,眼皮也未眨一下。

    羅士權可不象楊淩一般自在,楊淩是欽差總督,巡撫山東的國公爺,負責的是整個防區剿匪事宜,製訂剿匪戰略,調度各路兵馬。他現在坐鎮德州不假,但是並非負責德州一地防務的守城將領,如果他在城頭受點兒傷,自己難逃衛護不周的罪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