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王爺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淩傳

三百七十一奕戰如棋(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此地近京師,四通八達消息靈通,當今皇上對這位威國公有多麽寵愛信任,他聽說過不少小道消息,能讓皇上穿著女子戲服爬牆頭的,除了眼前這位可沒第二個。

    楊淩見這位羅指揮真的急了,又瞧見城頭的士兵們緊張忙碌,雖在官佐的不斷催促下,卻更形緊張,動作也有些僵硬生疏。看來不隻是平時缺少鍛煉,自己在這裏,也令他們更加緊張,便微微一笑道:“好,羅將軍安心指揮,本國公去城樓掩體內觀戰便是”。

    羅士權大喜,急忙喚過幾個親兵,陪著楊淩上了城樓。響馬盜沒有犀利的遠程攻城武器,待在城樓內應該安全多了。

    宋小愛見楊淩這麽聽話,不覺有些詫異。其實楊淩也想站在這裏對響馬盜的作戰方式做一個具體直觀的觀察了解,可是那樣一來羅士權必定無心指揮,而把注意力全放在他這兒。羅士權是全軍指揮,楊淩並不想越俎代庖,親自操刀來指揮德州攻防戰,那麽就不能給羅指揮製造麻煩。

    況且城內守軍是城外的一倍,盡管敵人擁有馬匹優勢。但是在攻堅戰中用處不大,而守軍卻佔據地利和武器優勢,又是完全采守勢,如果這樣還需要自己親自出麵,那這羅士權也就是個扶不起的阿鬥,壓根兒就不能用他了。

    楊淩下一步的軍事行動中,羅士權是枚很重要的棋子,需要他獨當一麵。楊淩處心積慮整頓德州守軍,強調軍令軍律,在德州守軍麵前樹立羅士權的絕對權威,正是為了這個原因。如今軍隊剛剛深受觸動的時候,由他來完美地指揮一場阻擊戰,將更進一步奠定他的地位,楊淩不退居幕後,不免就要搶了他的風頭了。

    見楊淩退回城樓之中,羅士權精神大振,立即大喝道:“弓弩壓製,盡量殺傷,各守其位,不得慌亂”。說著拔出刀來,避在碟牆垛口旁,凝神觀察響馬盜動靜。

    軍伍作戰,弓弩為先。弓射速快,但掌握困難,而弩以機括發射,朝學暮熟,力能及遠,但是裝填困難,發射較慢,尤其不宜馬戰,但是守城則方便的多。

    德州城弩和弓的配置比例是六四分,此時弩箭齊發,兩石的弓兩百步內就能貫甲入體,勁弩射程更遠,隻聽弓弦嘈切,弓弩齊發,無數枝三棱開鋒的狼牙鳴鏑呼嘯著射了出去。

    “啊!”一個飛騎掠進的響馬被羽箭射中,從坐騎上摔了下去。另一個連半聲都沒吭出來,一枝勁弩就筆直地射進了腦門,射得他整個身子倒仰過去,懸掛在馬身上。

    手~打~小~說,手~打~版~小說,文~字~版~小說,盡在m

    數百枝利箭狼牙破空而至,如驟雨初降,瞬間射死射傷了兩百多人,失去戰士控製的戰馬四處奔逃,衝鋒陣形頓時潰亂,無複先前的嚴整。響馬騎隊攻勢受挫,開始左右遊走,同時發箭進行反壓製,箭雨咻咻,城頭守軍雖有豎盾,仍然有不少人中箭受傷。

    雙方攻防的第一步,都是遠程壓製,盡量射殺對手,看響馬盜的樣子,顯然還有所恃,他們當然不會以血肉之軀毫無憑借的就想攻城。響馬盜舉起了盾牌,木盾、鐵盾還有自製的藤盾,五花八門,雖然抵抗不了勁弩,卻能抵禦弓箭。

    城樓內,伍漢超和宋小愛一左一右站在楊淩背後,楊淩一襲青衫,坐在高背*椅上,翹著二郎腿臨窗而望,神色悠然,在膝蓋上輕輕擊著拍子,清清嗓子唱道:“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門外亂紛紛。旌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劉六發來的兵。”

    宋小愛噗哧一笑,抿嘴道:“大人唱的什麽曲子?好悠閑呢”。

    楊淩哈哈一笑道:“缺了一把鵝毛大扇,否則就色香味俱佳了。”

    “呃?色香味?”宋小愛詫然。

    四下緊張侍立的官兵見這位國公爺談笑自若,對城下萬餘鐵騎毫不在意,不由暗暗欽佩,本來略顯緊張的心情也平複下來。

    劉六的大軍顯然是臨近德州城才突然加速衝來,因為後陣現在出現了一些人推馬拉的車子,有房車有木架,應該是一些攻城器械。楊淩釋然笑道:“原來如此,我就說呢,劉六再蠢,總不會用人往上堆吧,三萬人馬,可填不平德州城的壕溝”。

    女人是感性動物,宋小愛對楊淩是一種盲目的崇拜,城下約有一萬多人,她認為國公大人一定有辦法克製,可是若城下是一百萬人,見了楊淩這般悠閑,她還是會認為楊淩一定有辦法,粗枝大葉,莫如小愛。

    伍漢超卻有些緊張,他看著城下正在徐徐分散,誘引著城頭火力,同時發箭掩護後方攻城器械逼近的響馬盜道:“國公,劉六停攻幾天,固然是摸不清咱們的虛實,同時必然也在做攻城的準備,他既然敢來,怕是就有一定的把握,要不要建議羅將軍從其餘三城抽調部分人馬?”

    城樓中本地守軍的一些將校士卒頓時屏住了呼吸,側耳傾聽楊淩說話。楊淩搖頭一笑道:“把握?他能有什麽把握?他是不得不來,否則就得放棄立足山東,北扼京師的計劃,獵食於江南,遠離了京師,固然是一頭紮進了繁華世界,但是在那裏想立足更難”。

    他頓了頓,又道:“德州城,劉六一定取不下。守城失敗者,不外乎敵強而我弱;城大而人少;糧寡而人眾;輜重積於外;將士不奉命。此外就是外水高而城內低,土脈疏而池隍淺,守具未足,薪水不供,雖有高城也要棄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