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王爺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淩傳

三百零一 君也高才(3/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些日子從柳彪打聽來的方方麵麵的消息,楊淩知道其他一些部族也在蠢蠢欲動,不過和攻擊性、排他性極強的都掌蠻不同,那些部族的普通百姓和漢人相處比較融洽。也願意往來。

    反而是那些高層地土司、酋長們,擔心隨著和漢人交往地逐漸增多,會削弱他們對那些半奴隸似的族人生殺予奪的大權,所以盡管朝廷對他們優渥寬厚之極,賜以王候般的待遇,仍然費盡心機想要生些事端驅逐漢民。

    但是由於他們的族人同漢人交往頻繁。彼此友好,他們反叛缺乏群眾基礎,想鬧事就困難多了,所以才寄望於都掌蠻地叛亂,希望渾手摸魚,藉由都掌蠻的事向朝廷施壓,索取更大的權利和好處。

    都掌蠻這小小一枚棋子,背後影響的是整個巴蜀的安定局勢,起落之間可就不能不慎之又慎了。想到這裏,楊淩暗暗歎了口氣:起兵戈易。化玉帛難呐。

    回到大營,楊淩單獨召見了鄢高才。楊淩背負雙手,端詳著牆上懸掛著的敘州一帶地形圖,頭也不回地道:“鄢大人,今日聽了你的平蠻八策。本官受益匪淺。看來你在這裏做縣令,雖因情況特殊,沒有什麽政績,不過並沒有一事無為,心中還是很為朝廷打算的。”

    鄢高才知道楊淩特意把他喚來。當然不會是為了誇他幾句,所以隻是靜靜地聽著。

    楊淩又道:“依我看來,都掌蠻驕橫慣了。他們不吃點虧,肯定不會低下頭來認輸。七日之後,都掌蠻絕不會依言釋放世子,主動乞降。這場叛亂,必得武力圍剿才能平息。蜀地官員最擔心的,怕就是世子安危了,但本官事後細細想來,倒覺得……他們未必就會殺掉世子。”

    “哦?大人何以如此肯定?”

    “還是因為漢人”,楊淩微笑著轉過身來。回到桌旁坐下,向他推杯示意了一下,道:“據我得到的消息,很早以前,就有漢人流民、山賊和軍犯遁入都掌蠻地地盤,投效他們。

    都掌蠻人雖然勇猛善戰,尤其在叢林山地中如魚得水,來去自如。不過他們到底愚昧落後,缺少心機,打仗也是直來直往,根本不懂用詐降計。成化年間,朝廷派兵招撫,都掌蠻人近三百位酋長被那個蠢禦使殺掉,隨後都掌蠻人竟會預布伏兵,然後向貴州都指揮使詐降,殺死五千多人,就是為他們所用的漢人所出的計謀。”

    “本官篤定他們不會殺死世子,就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在都掌蠻人眼中,既然不能用世子來脅迫我們,他就失去任何價值了,很可能會殺他泄憤。但是那些漢人一定知道一個活世子勝過一百個死世子,他們不會甘心的,所以一定會勸阻蠻人酋長。”

    鄢高才蹙眉道:“這樣一來,我們不是仍然要投鼠忌器,不能盡展所為?”

    楊淩搖頭道:“不然,我們既不能為了世子答應他們地條件,助長他們反叛的野心,就隻有果斷動手。七擒孟獲的事你知道吧?蠻人如果被徹底打服了,反而很難再起反心。

    都掌蠻橫行不法,屢屢造反,使周圍各族百姓苦不堪言,就是因為朝廷例次圍剿,多以失敗告終,才使他們有恃無恐。我們就是要讓他們知道,朝廷官軍不可戰勝,待到走無路時,他們就隻有選擇降之路了,那樣說不定反而是保住世子性命的唯一方法。”

    鄢高才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楊淩又道:“你對本地最是熟悉,本官即將用兵了,你可有什麽好的計策獻上?如能用之得當,說不定能奏奇效,亦可減少官兵傷亡。”

    鄢高才笑道:“下官每次受了窩囊氣、斷了窩囊案,回到後宅痛罵一番,也時常設想朝廷官兵能夠壓一壓他們地舛傲不馴之氣,所以倒也設想過一些辦法。

    大人用兵如神,戰無不勝,而下官卻根本不懂用兵,隻是從蠻人情形和諸縣民情為依據,所做的一些設想,不知對大人有無用處。”

    楊淩欣然道:“這正是本官所欠缺地。不管對錯都沒關係,咱們隻是私下計議,又不是帥帳內議論軍情,鄢大人盡管暢所欲言……”

    鄢高才拱手道:“下官遵命”,他吸了口氣。習慣性地一眯眼睛,那副模樣瞧在楊淩眼裏,頗有點陰險地味道。

    “大人,朝廷成化年間曾派出二十萬大軍,也不能奈何得了他們,是戰力不如他們麽?不然,隻是他們盤踞之處天生奇險,而且諸險寨之間相互呼應、互相支援,朝廷大軍不得其門而入,明明兵力佔優。在那迷魂陣般的山中,不能一展所長,反而處處受製,這才招致失敗。下官苦思冥想,想出幾條計策。請大人參詳,看看能否用得上。”

    楊淩精神一振,走回桌旁提起筆來道:“你說,本官記下了。”

    鄢高才沉吟著道:“第一,組織當地漢苗彝羌移民組織民壯。他們不僅熟悉地形、熟悉都掌蠻人,而且都曾受過都掌蠻的欺壓,若是有朝廷大軍支持。必能踴躍參加。有這些本地人協助,大軍可以減少迷路、受到霧瘴毒疫的危險,而都掌蠻利用地利的優勢就可以減少一半。”

    楊淩點頭道:“嗯,此計甚好,本官記下了。”

    楊淩一邊記心中一邊暗道:“這一招,我還是苦思當年看過地剿匪電影,才想起充分利用當地群眾。這人雖是兩榜進士出身,在這小縣苦熬了兩年也不是全無好處,至少不象那些言官禦使誇誇其談,務實的很呐。”

    鄢高才又道:“第二。那些遺留在村寨中的都掌蠻老幼,很多都是他們的眼線,而且朝廷每有圍剿,還會偷偷向山上輸糧運菜,使他們有恃無恐,如要徹底擊敗這夥叛逆,讓他們走投無路,就得斷其援路……蠻人之人和優勢便也沒了。”

    他說到斷其援路時有意拉長了聲音,楊淩聽出其中血腥地味道,心中不由一凜。若單從軍事上的角度講,鄢高才並沒有錯,有這些人在自已眼皮底下通風報信、輸運糧草,都掌蠻據險而守,守上十年八年簡直都不成問題。

    楊淩自然不至於在冷酷無情的血腥戰場妄談“仁義”,學習那個曾被偉大領袖評價為“蠢豬式的軍事家”宋襄公,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些老弱婦孺等於是都掌蠻的斥侯和給養兵,同樣是戰士,可他們畢竟是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一定要用這個方法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