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商明

0090 鋼廠起步(2/2)

    移民也是一樣,暫時不移民有穿越眾幫忙,解決大明這時糧食勉強夠用局部缺糧的局麵也不難。倒是有了充足價廉物美的鋼鐵,對大明的各方麵發展好處是根本性的。

    隻是工程太大了,與在膠澳辦造船廠一樣,穿越眾在吳世傑從京城回來後派出了大批打前站的人後,他們自己乃是次日才由葉謙、姚泉林、吳世傑、李士榮等人開了幾輛越野車,帶了一些保鏢趕到了計劃的地方為先期建設定下各廠房、礦口地點、建設方案。

    還有就是將附近的私礦主們召來談話,給予他們二個選擇,一個是較高的補償,另一個官府會來查封。因為穿越眾的礦所在的土地是向朝廷購買的,將來生產的鋼鐵也會交稅的。

    辦完這些事幾人就離開了,下麵的建築材料生產與伐木不必他們在場了。而且是整理出幾塊平地充當飛機場後,他們再來時就會乘飛機來了,如此才速度快,越野車最多比馬車快一倍太慢了。

    就這樣辦冶煉廠的事暫時不必穿越眾過來了,不過在羅家嶴由姚泉林主持卻開辦了一個爆破培訓班,乘著穿越眾在他們居住的山區大搞建設正好練手。

    之所以要開辦爆破培訓班乃是大煉鋼鐵的需要,靠鶴嘴鋤挖煤很吃力又挖不了多少,之前穿越眾的煤礦用十字鎬會好許多。

    可這個好許多隻是相對而言,這時每個礦工每月能挖二三噸煤,穿越眾手下能多挖一二噸。可這個工效太低了,比如穿越眾對''首鋼''的計劃第一期為年產十萬噸,那麽需要多少煤呢?

    現代社會噸鋼焦炭不足一噸但煤要超過一噸,但這個水平放這時不可能,十噸煤煉一噸也不一定夠。穿越眾的計劃是四噸煤,那就是僅第一期就要四十萬噸煤。

    如此加上管理者、輔助工、運輸工需要上萬人才行,''首鋼''最終目標為百萬僅挖煤就需要十萬人外,如此多人需要多少礦巷多少工作麵才行呀。挖煤如此挖鐵礦石呢?那可比挖煤更吃力,為此非爆破不可,不然十萬噸鋼鐵需要四五萬工人不可。

    除了爆破訓練班這全實際操作的培訓班外、建高爐、建煉焦爐、修建鐵道等培訓班也馬上開辦了起來,隻是膠澳辦造船廠的工人這裏永定河邊有造船廠可以邊實踐培養,上述幾個班的工匠,工部弄來的技術官吏、還有一些算技校生主要是理論學習為主了,最多到鑄造廠、蒸汽機廠去學習一下。

    其實爆破、建高爐煉焦爐、修鐵道外如何精選鐵礦、如何燒結、如何煉焦、如何使用高爐、如何開小火車,甚至是如何為礦道支護架等等大大小小成百上千個技術需要崗位培訓的。。

    可是穿越眾人數太少外自己也不懂那麽多,隻能抓大放小,並讓工匠們自己適應,當然穿越眾會搞來整套整套的技術資料與崗位條列之類讓工匠們參考,所以''首鋼''第一期乃是實驗期,不僅建設速度快不了,生產後也會修修改改的。

    這還是引進十九世紀初期技術,加上各種數據齊全又汲取了原來辦廠的一些經驗教訓,就這樣也因十八人不曾學過冶煉,這時代工匠技術水平太差,這十萬噸鋼鐵三年時間也不一定能達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