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在橋頭(梁曉聲最新散文隨筆集)

正文 第78章 有那樣一位姥姥真幸福

讀倪萍的《姥姥語錄》,有一種赤腳接觸“地暖”的感覺。 我指的是目前“家裝”特別時興的地板或地磚之下供暖的那麽一種“設備”。 我雖是北方人,卻自幼畏寒。記得第一次雙腳踏在別人家鋪設了“地暖”的屋地上時,驚訝得叫出了聲——“多麽幸福的感覺啊!” 最近我家老房子裝修,便也大費周張地鋪設了“地暖”。 是的,《姥姥語錄》一書,給了我完全一樣的感覺——那一種溫暖,使我整顆心頓時柔軟無比。區別僅僅是,這一回的溫暖,是經由雙手傳導到我內心裏的。起溫暖作用的,也不是有序盤繞的導熱水管,而是倪萍筆下那一行行關於姥姥的情真意切而又鮮活的文字。 我覺得,不是所有活到99歲甚至更大歲數的老人都自然而然是智慧的。 隻有一生本著善良的原則活過來的老人才是智慧的。 善良是人性之根。寬容、體恤、正義、助人為樂……所有人性之寶貴的枝葉,皆由善良而生。 “智慧”一詞是可拆為兩字各作詮釋的。 “智”的含義隻不過是聰明。 “慧”字卻是有心的,是從善良的心裏總結出的思想自覺。便也是一種“正文化”。 白岩鬆說:“不是有知識的人都有文化,不是沒知識的人都沒文化……” 他的話正是我想表達的意思。 人僅僅很“智”地活著是不夠的,簡直也可以說是頗為可怕的。老謀深算差不多就指此類人。 倪萍有一位智慧且長壽的姥姥真幸福。 倪萍姥姥的那些語錄,更是“慧”的結晶。 當代中國人皆不缺“智”。 依我看來,許多人“智”得過了頭。 但有幾人也願“慧”伴終生呢? 姥姥發乎善良本能地“智”、“慧”結合地活了長久的一生;姥姥的榜樣,以及此書的當下價值,正在於此…… 梁曉聲 2011年4月8日於北京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