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六零年代

第十七章(1/3)

    程珍珍在葛思嵐一日兩頓的下『奶』鯽魚湯滋養下,三日後,終於出『乳』汁了,不過依舊不多,一日勉強能讓崢崢喝個三頓,崢崢的點心與宵夜就用『奶』粉來湊湊。

    

    一周後,程珍珍可以出院了,被葛爸爸接回了家中做月子。

    

    月子中,崢崢一日一個樣兒,特別有趣,打個哈欠就能令人樂半,思峰學習之餘就來看著弟弟洗洗眼換換腦。

    

    程珍珍回家後,葛思嵐就開始給她做月子餐,不過也隻能做做常見的食譜,如:花生豬手湯、益母木耳湯、雞蛋黃花湯、肉末蒸蛋、皮蛋瘦肉粥、黃花菜燉瘦肉、花生大米粥等等這類常見的食材。

    

    時間很快到了六月初,高考的考試時間是6月7日,8日,9日這三。

    

    目前實行的都是高考前填報誌願方式,高考考生先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平時學習成績填報誌願,然後參加高考,高校根據高考成績進行錄取。

    

    以後,隨著考生人數的不斷增加,部分省市開始實行高考後估分填報誌願的方式。考生先參加高考,根據估算出來的分數填報誌願,高校根據高考成績進行錄取。再以後,一些省市開始實行高考後知分填報誌願的方式,考生先參加高考,等分數出來後再填報誌願,高校根據高考成績進行錄取。最後,部分省市對這一方式進行了不斷完善,發展為“三知”,即“知分、知位、知控製線”。

    

    不論以後如何發展,如今,葛思嵐高考前就填寫了誌願,她在中山大學與武漢大學之間徘徊了幾日,最後定下了武漢大學,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武漢大學是中國著名的風景遊覽地,武漢大學坐擁珞珈山,環繞東湖水,占地麵積五千多畝,建築麵積二百多萬平方米;就是為了武漢大學那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堪稱近現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的佳作與典範,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校園;就是為了武漢大學的櫻花園,在每年三月下旬櫻花開始開放,會成為校園一景,在後世年年有數十萬的全國遊客過來。

    

    1963年,夏季

    

    葛思嵐以全蘇州第一的高考成績,考入了武漢大學趾藥』學本科。

    

    如今不比後世,信息爆炸時代,有什麽消息捂也捂不住?如今要隱瞞一條信息一段時間還是比較容易的,至少遠在北京實習的於守廉是沒有發現葛思嵐選擇了武漢大學。

    

    葛思嵐真不虧是個老妖怪,半年來,與於守廉雖無碰麵,可是一月一封書信是雷打不動的事情,可她硬是沒讓於守廉察覺到她已決心分手。這也是一種藝術!一種技巧!比如:於守廉問她考了哪所學校?她就崢崢是如何如何的可愛,可惜蘇州沒有一流大學,不然一定考蘇州的雲雲。

    

    整個暑假,葛思嵐都是在伺候程珍珍與照看崢崢的瑣事中度過的,武漢大學的一年級新生是在8月20日開始報到,聽有二十的軍訓時間。

    

    這個時代的大學生,是有生活補助的,直白一些,就是自己可以養活自己,比較節省一些的窮學生還可以寄些錢與票回老家補貼一下家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