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六零年代

第61章(1/3)

    區劃沿革

    

    廣州 (5張)

    

    1949年,廣州市劃分為28個區,其中城區20個(逢源、黃沙、西禪、長壽、沙麵、陳塘、太平、惠福、靖海、北、德宣、西山、東堤、漢民、前鑒、大東、東山、洪德、蒙聖、海幢)、水上區1個(珠江區)、郊區7個(南岸、沙河、芳村、石牌、新洲、瀝滘、三元裏)。

    

    1950年,28個區合並為16個區,其中城區8個(長壽、河南、惠福、永漢、太平、越秀、大東、荔灣)、水上區1個(珠江區)、郊區7個(南岸、沙河、芳村、石牌、新洲、瀝滘、三元裏)。

    

    廣州 (3張)

    

    1951年10月,郊區7個調整為4個(白雲、芳村、西村、新滘)。

    

    1952年9月,8個城區合並為5個(東區、中區、西區、北區、河南區)。

    

    1953年5月,西村區並入白雲區。同年6月,黃埔區成立。

    

    1956年6月,黃埔、白雲、新滘3個區合並為郊區。

    

    1958年12月,撤銷珠江區,同年撤銷郊區;原郊區的4個公社與花縣合

    

    廣州 (6張)

    

    並設立廣北縣,劃歸廣州市;原郊區的8個公社設立近郊區。

    

    1959年3月,撤銷廣北縣,把花縣劃回佛山專區;撤銷近郊區恢複郊區,原從郊區劃出的4個公社劃回郊區。

    

    1960年4月,從佛山專區劃出花縣、從化縣歸屬廣州剩同年8月,撤銷中區、郊區,設立越秀區、東山區、海珠區、荔灣區4個城區和黃埔區、芳村區、江村區3個郊區。

    

    廣州 (2張)

    

    1961年,韶關專區的佛岡縣劃歸廣州剩

    

    1962年5月,3個郊區合並為1個郊區。

    

    1963年,佛岡縣劃歸韶關專區管轄。

    

    1973年,郊區部分再分設黃埔區。

    

    1975年,佛山地區的番禺縣、惠陽地區的增城縣和龍門縣、韶關地區的

    

    廣州塔 (7張)

    

    新豐縣劃歸廣州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