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波希米亞森林

Chapter 5 維謝赫拉德寓言(1/3)

    許

    多國家都有名人公墓,比如俄羅斯、英國……那已經成為一道文化與曆史的風景。國外的墓地和我們的墓地不大相同,我們一般願意在清明節去墓地清掃,曰之“掃墳”,也願意在墓地前撒一掬眼淚,曰之“哭墳”,總之,我們的墓地籠罩的是悲傷的氣氛。而且我們的墓地一般建得格式化,墓碑大多千篇一律,隻是大小和質地的區別。國外這樣的名人墓地已是一種旅遊的人文景觀,人們什麽時候都可以來,來的目的可以是祭祀,同時也可以是一種欣賞,墓地籠罩的更多的是藝術的氣氛。因此,國外墓地的墓碑造型或雕刻或雕塑,千奇百怪,本身就是藝術,一年四季在墓前都可以見到鮮花,亡靈永遠不會寂寞,時時會有人和他們相伴,有腳步聲驚擾,也有無聲的訴說,溝通著碧落黃泉之間的情感。

    維謝赫拉德是捷克有名的名人公墓。它位於伏爾塔瓦河的西岸,已經是布拉格一處名勝,是外國遊客必去之處。去那裏的人大多不是為了觀賞風景,也不是為了憑吊曆史,而是為了憑吊名人。

    捷克這個民族是個奇特或者說奇怪的民族。這裏的人心靈手巧,它的手工製鞋業在世界有名,“波巴牌”皮鞋現在依然是世界名牌;手工的玻璃雕花工藝,從現在遍布布拉格街頭的玻璃小工藝品,就可以看出那細致入微不亞於我們的牙雕和刺繡。大概是過於細膩纖巧,這裏的人缺少強悍之氣,甚至可以說有些軟弱,1940年代德國入侵,投降德國;1960年代蘇聯入侵,投降蘇聯;1990年代了,哈維爾執政後,又開始投降美國。但這個國家充滿著藝術的色彩,也不乏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這大概與奧匈帝國的關係密不可分有關,它長時期是作為波希米亞奧匈帝國的殖民地存在的,它既受著奧匈帝國的影響,也受著奧匈帝國的奴役,兩方麵的作用,加上本土的人文和地理環境的作用,便使得它的土壤含有的有機肥和無機肥的成分一樣複雜,方才生長出這樣的民族性格,也分外適合一批優秀的人物破土而出,不僅為捷克所公認,同時走出捷克走向世界。數得出來的就有思想家胡斯、教育家誇美紐斯、天文學家赫爾、音樂家德沃夏克、斯美塔那、亞納切克,甚至連文學家卡夫卡(一般人都認為他是奧地利人,但捷克人卻頑固地覺得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布拉格現在還保留著他的兩處故居),昆德拉也是從捷克甚至可以說就是從布拉格走向世界的。一個並不大的民族,能夠湧現出這樣多如群星般燦爛、為世界知曉的偉大人物,這個民族實在是了不起的。

    因此,布拉格因有這樣一處規模宏大的名人公墓而蔚為大觀,成為一道風景,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

    其實,維謝赫拉德比這裏埋葬的所有的名人加在一起都更要有名,因為整個布拉格就是在這裏誕生的。它在布拉格的地位非同尋常。據說,很早很早以前,布拉格還隻是一片密密森林的荒蠻之地的時候,捷克的第一位女公爵裏普謝公主突然有一天站在了維謝赫拉德的山頂,指著伏爾塔瓦河的對岸說:這裏要建成一座與日月同輝的城市!布拉格方才誕生。最早的布拉格古城始建於公元928年。所以,登上維謝赫拉德,還能夠看到10世紀羅馬式的圓形聖馬丁教堂,布拉格的教堂有百座之多,但這樣古老羅馬式的教堂現存隻有3座。14世紀查理四世當政時,對維謝赫拉德格外敬仰,他規定以後國王必須在此登基並從這裏步行到皇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