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波希米亞森林

Chapter 3 布拉格宮印象(1/3)

    一

    般而言,我不大喜歡教堂和皇宮。大概因為我不信教也不懂教,覺得再輝煌的教堂裏外大多是大同小異,而皇宮隻會給我們以眼前一時的輝煌而實際卻遙不可及的感覺,離我們平常人的生活太遠。

    到布拉格,捷克朋友(曾經到我國訪問過的作家楊·齊米斯基,因他是位大夫,我們管他叫作doctor楊,和翻譯魯碧霞─這是她為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帶我們參觀的第一站就是布拉格宮。這是他們的驕傲,類似我們的故宮。不同的是它建在伏爾塔瓦河的西岸拜特申山上,正因為是在河旁的山上,便有了鮮明的特點。我們的皇宮雖然也舉世聞名,卻愛建在平坦的平原之上,當然與我們的文明發源地是在平原有關,也與我們的皇權思想和民族的審美理想有關。我們講究的是九經八緯,左祖右社,麵朝後市,城闕九重門,安知天子尊。大概歐洲山多,除了法國和奧匈帝國幾個皇宮建在平原上之外,好多皇宮是建在山上,布拉格四周多山,皇宮更是建在山上了。布拉格又有這樣一條美麗的伏爾塔瓦河,特意選在河邊,便使得它多了一份風采。水映山襯,布拉格宮確實非同尋常。讓我感興趣的是在夜晚,由於布拉格宮鑲嵌著明珠般的燈串,在夜色中閃閃發亮,無論你走在布拉格的什麽地方,抬頭都能看見銀色燈光勾勒出的布拉格宮巍峨的輪廓,讓你覺得它無所不在,處處閃爍在你的眼前,照耀在你的頭頂。有時會覺得它仿佛不像是真的了,而像是帶有幾分神奇的幻覺,像是童話中一座閃光的城堡。這樣的城堡的輝映,不能不激起人們的浪漫之情和藝術想象力。布拉格城富於藝術色彩,湧現出德沃夏克、斯美塔那、穆哈、瑪內斯……那樣多的藝術家,就不是什麽奇怪的事了,而吸引世界上那麽多藝術家,包括莫紮特、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在內的人,專門來到布拉格,也就不是什麽奇怪的事了。

    當然,更引我興趣的是我們在doctor楊和魯碧霞引領下走了後門之後,能夠進入皇宮之內。準確地說,布拉格宮包括3部分。聖維特教堂,這是對遊客開放的。原來波希米亞皇室的官邸,現在的總統府,這裏不對外開放,總統府有一麵旗子,上麵寫著14世紀捷克最偉大的思想家胡斯的一句名言“真理是不可戰勝的”,這也是捷克共和國第一任總統馬薩利克的一句口號。據說,哈維爾總統在布拉格時旗子就升起,不在時旗子就降下來。還有一部分就是我們得以進入的皇宮,這裏平常也是不對外開放的。

    整座城堡是在公元9世紀,相當於中國唐代後期開始建造,一直建到1929年才完成。最初它是奧匈帝國皇帝的所在地,17世紀之後,沒有了土耳其的威脅,布拉格的地位下降,奧匈帝國將政治中心移到了維也納,隻將這裏當成了夏宮,隨之將這裏名貴的東西也搬到了維也納,這裏開始走下坡路,漸漸荒廢了。我們進去的皇宮是18世紀瑪麗亞皇後建的。瑪麗亞在位40年,權勢煊赫,但她對藝術情有獨鍾,6歲的莫紮特在維也納的百泉宮裏第一次演出,初綻頭角,傳說中那位喜不自禁地將小莫紮特抱在自己膝上的皇後就是她。她一生最喜歡維也納和布拉格兩地,她說過這樣的話:“我雖然不喜歡捷克人,但喜歡這裏的文化和藝術。”她聘用意大利的建築師尼古拉·巴格什,建了19年的時間才建成的。所以,這裏的藝術氣氛很濃,不是那種附庸風雅的點綴,也不是那種雍容華貴的顯示,而是一種風格,一種小到細節都彌漫的氛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