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實話-曆史與現在

正文 不會說話就別說(2/2)

    清朝的時候,言官說話最難,大道理不能說,因為皇帝認為,這種大道理,隻有朕才有資格講,臣子奴才亂講,等於僭越。彈劾批評也不好出手,說錯了,立馬被懲罰。當然,不說話更不行。不得已,言官們隻好眼睛向下,盯著老百姓,說點所謂似是而非的興利除害的小事。雍正年間,有位禦史連上三奏,第一奏請皇帝下令,讓尼姑還俗。第二奏,要求民間如有女孩子年過二十還沒有出嫁的,由政府出麵為其擇配。這種主意,雖說強橫了一點,但也是古已有之的增加人口的老辦法,舊話重提,在那種時代,不算離譜,隻是操作起來有難度。第三奏最絕,他說,在他看來,民間鬥毆多半因為數十文錢的緣故,因此勞駕皇帝出麵,要求有關部門查清所有需要數十文錢的窮人,每人發數十文,於是天下太平。結果,雍正皇帝覽奏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直接讓這位禦史老爺回家吃老米去了。如果雍正能夠同時看到另外一位都老爺(明清兩代禦史的俗稱)的奏折,估計氣肯定消了。當年,北京城裏城外,都可以見到馱煤的駱駝,由賣煤的人趕著進進出出,有時候,趕駱駝的人,就騎在駱駝上,橫著順著的都有。某位滿人禦史老爺,大概騎馬騎慣了,看見有人橫著騎駱駝,橫豎看不順眼,於是上奏要求皇帝出麵,禁止趕駱駝的橫著騎,說是可以防止他們被顛下來。

    其實,在那個時代,建言的人,理論上是言者無罪的,屬於製度上特許的可以放開一點膽子說話之輩,但是,即使這些人,依然難以不因言而遭殃。隻要現實生活中有一言九鼎的皇帝,有惹不起的權臣,或者得寵的嬪妃,皇帝身邊的太監,任你是誰,說話也得小心。隻要建言僅僅是建言而已,聽與不聽,聽多少,高興不高興聽,在上麵,那麽,即便是有特權的言說者,大概也隻有說空話的膽量,沒有說錯話的權利。言的質量,更不會高,出點笑話,自是難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