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宋

第六十六章 無二(4/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前方失利,官家心情不好,眾人無奈,隻好告辭,楊沂中更是早早出去去尋使者。

    然而,等到諸人散去,林學士捧著旨意上前,趙玖麵色不變,卻直接出言驚人:“林卿,且撕了旨意,重寫幾份,乃是讓駐紮渭橋的呼延通連夜南下藍田!再發旨意給李彥仙,告訴他朕知道平陸已失,讓他自己處置,但以後要心回複關西這邊的言辭!”

    林景默默不作聲,即刻當麵撕掉紙張,然後坐回位中,去寫新旨,而這時,楊沂中也匆匆去而複返。

    “等一刻鍾,召宇文相公和張憲回來,若之前出去的人有回來的,直接讓他們進來,不要聲張!再發一名妥當軍官去藍田尋呼延通,直接在那裏接過所有關東文書,再轉送過來。”趙玖劈頭而對,驚得楊沂中連話都不敢接,直接轉身離開。

    就這樣,趙玖枯坐片刻,卻果然有人匆匆折返,正是之前無意間看到信函內容的巴蜀五路轉運使張浚。

    “官家,如之奈何?”重新入的門來,張浚慌亂未減。

    “你這副樣子隻會徒惹人笑。”趙玖嚴肅相對。“老蘇,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這種事情幾乎無人能做到,但既為國家大臣,初時聞訊有些驚惶倒也罷了,可木已成舟,如何現在還要慌亂?被下麵那些軍將看到,怕是更要失措的。”

    張浚登時麵紅耳赤,卻是勉力整理,深呼吸數次後再度在空蕩蕩的堂上拱手:“官家,敢問該如何應對?臣萬死不辭!”

    “不要你萬死不辭,”趙玖搖頭相對。“至於該如何應對,朕還有再確定一件事情才能與你交代。”

    張浚微微一怔,一時疑惑,剛要再問,卻不料身後稍許動靜再起,回頭一看,赫然是楊沂中引著好友劉子羽去而複返。

    “官家!”劉子羽甫一歸來便拱手相對。“臣與德遠平素相交,剛才見他失態,略有揣測,還請官家直言相告,到底是哪裏軍情?”

    “且等宇文相公與張憲。”趙玖再度搖頭。

    劉子羽無奈,隻能與張浚相顧,然後強做忍耐。

    但就在二人準備各自落座之時,楊沂中卻又引第三個人進來了,而此人著實出乎趙玖的意料。

    “陛下!”

    利州路經略使劉錡直接當堂單膝下跪,大禮參拜。“臣冒昧……但若局麵有一二不妥之處,臣為武臣,當為國家、陛下效死!”

    言罷,其人不待趙玖開口,便主動起身趨步後退,然後直接轉出堂去了……顯然,他知道自己沒必要也沒資格參與最終決斷。

    見此情形,趙玖難得一歎。

    又等了片刻,楊沂中終於將宇文虛中與張憲帶回。

    “張憲。”趙玖幹脆至極。“朕隻問你一件事,你盡量來答,你覺得此時嶽鵬舉可已經渡河了嗎?”

    聞得此言,除楊沂症林學士,以及張憲本人外,其餘熱俱皆變色。

    “好教官家知道……”張憲深呼吸了一口氣,也是勉強相對,很顯然因為問題的突兀而有些措手不及。“臣大約猜度,應該是已經渡河了!”

    “怎麽?”趙玖追問不停。

    “臣並不曉得具體情形,隻是早早出發前,他大約提過,要五月初渡河……”

    “他給朕的劄子裏的是五月上旬。”

    “那便是本月上旬內要完全渡過河到相州,並可發動攻擊的意思。”張憲聞得此言陡然一振。“因為臣兄長……因為嶽帥用兵素來不浪費時間,不做冗餘之事,也不做模糊之態。”

    “但今日是五月初七……”趙玖不由扶額相對。“明早才五月初八。”

    “非要臣來,他怕是五月初五端午日渡河多一些。”張憲也顯得無奈。“可官家真要認真來問,臣也隻是大約猜度。”

    “且去!”趙玖抬手相對。“今日事不許與別人,回去軍營路上也低調些。”

    張憲即刻會意告辭。

    “官家!”劉子羽嚴肅至極。“到底出了何事?嶽飛部渡河又是怎麽一回事?”

    沒有得到確切答複的趙玖扶額不動,一聲不吭。

    而漸漸平複心情的張浚無奈起身,卻是對著莫名其妙的宇文虛中和神色嚴肅的劉子羽出了一句話來:

    “金軍並未攻下平陸,乃是偷渡長泉成功!”

    “長泉是哪裏?”劉子羽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洛陽西北,王屋山之南,黃河渡口。”在兩京之間廝混了幾十年的宇文虛中麵色煞白,脫口而出。“洛陽危矣!”

    劉子羽身形晃了一晃,也是麵無血色,半日方才失聲相對:“怪不得十幾萬大軍蝟集河東,卻連平陸都不能一鼓而下,也沒有從龍門大股增兵,怕是早在王屋山下窺伺了……”

    “他們看到了龍纛,以為朕在那裏。”許久都沒反應的趙玖忽然於閉目中出聲。“下人也都以為朕在那裏!”

    “關鍵是該作何應對?”宇文虛中強壓內心慌亂,嚴肅相對。

    “兩條路而已。”劉子羽也冷靜了下來。“一則發大兵救援洛陽;二則佯作不知,往白水尋機決戰……官家!”

    “你以為該如何?”趙玖幹脆應聲道。

    “其實金軍未必就能渡過去許多兵。”劉子羽稍作思索,繼而再勸。“因為他們乏船!不如發兵救援!可嶽鵬舉……”

    “若敵軍兵少,翟氏兄弟自能抵擋,若敵軍兵多,澠池通道狹窄,金軍一旦堵塞,便無法及時從陝州發兵,所以便隻能大略指望東京周邊兵馬從汜水關去救。”趙玖抬頭相對。“但問題在於,嶽鵬舉此時到底有沒有渡過去?還剩多少兵?”

    “若渡過去,便是不虧!”張浚咬牙道。“東路軍上下多來自河北,知道河北被突襲,怕是惶恐姿態不亞於我們……”

    “不對。”宇文虛中搖頭不止。“嶽飛若渡河過去,東京反而空虛。”

    “官家,嶽鵬舉渡河一事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劉子羽也想到了關鍵。

    “不是他倉促起念,擅自發兵,而是上一次張榮燒了吳埽,婁室南下前,朕便與他有過一些關於主動渡河的商量討論。”趙玖坦誠相告。“這次臨行前,朕決意死守關西,更與他有言語,彼時所想,他若出河北成功,便可與韓世忠、李彥仙、馬擴一起三麵牽製住河東金軍,而朕在關西又能匯集強兵的話,便幹脆一戰而勝之;便是關西這裏不能戰,他出河北也足以讓金軍震動,引河東金軍分兵相對……和背嵬軍一樣,朕未曾與其他人講過此事,之前他在日報中稍有提及,也都被朕私藏了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