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時花濺淚,回首落紅妝

第20章 托意眉間黛(18)(1/4)

    有福方讀書,有此,便不用再去佛前求多福。

    偶爾也會幻想,隨煙波去往從前,去看李白月下舞劍,去往武陵尋找桃源,看過陶淵明的菊,周敦頤的蓮,唐伯虎的桃花,也到過林和靖的孤山,又與徐霞客遊遍山川,再和張岱借住江南,最後停在蒲鬆齡的茶攤前,說我迷了路,忘了家園。

    不必刻意去記。你,我,或者歲月,流傳天下,或者相忘江湖,本沒什麽區分,注定都是傳奇。

    一點禪燈半輪月,我不怕這些虛幻。

    讀萬卷書和行萬裏路,一個是任脈,一個是督脈,失傳的秘籍,就是這麽簡單。

    三更月下禪,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聽說,這是一個大家不願讀書,隻想實踐的年代,偏我懶怠。

    越讀書,越柔軟,越寫作,越溫暖。萬種風情千般好,還有那十之八九,不需語言。隻願與這紅塵柔情相愛,來被這個世界溫暖相待。

    童年在桐蔭下看書度過漫長暑假的時候,從未想過,今生能與文字如此結緣。我是理科生,沒有寫詩的激情歲月,自小沒有文學夢,畢業後入國企,後來辭職。這些都已經遠去了,淡得有些漂浮,回憶起來尚不如手裏的書中事真實。

    是命運吧。回首塵埃已靜,就像撥過的那些念珠,一粒粒,結了往昔,光陰加身,不容分解。此時才是那個局外人,想起來也會心驚,踏差行錯一毫一分,也不會到今天的園林。可分明不覺有過多少抉擇,是天意,是注定,是命。我安順從之,不欲掌控或掙脫,待到莞爾落煙華,寂寂著,也定是美的。

    如今我的窗外也有三棵蒼老而巨大的梧桐,兩人拉手都難以合攏,看著它春華秋實,我也能感受到,歲月待我的親厚。我所求不多,隻向執手要一生。

    也曾寫文章寫到淚流滿麵,在極荒的夜裏來不及擦幹,愛極了的那件事,麵對時,便如朝聖。端寧、肅穆、動蕩、惶恐,不過是更加堅定,願低下頭來,微笑著依偎。這一份選擇,永不會回頭。

    任何的選擇都艱難,除非與己無關,不求能有多高遠,隻為內心純合安然,去赴這塵世的約,實現許過你的願。

    趁此身未老,此愛未渝。

    女子就該是一本手寫的線裝書,有素雅的封麵,情意深重的內涵,在一個清潔的地方,記著當年。

    已經很久,沒有和任何人聯係了。

    轉眼葉子落盡,窗外已是冬天的寒,心宜靜,食宜暖。塵歲的豐盈和秀美,也要緩移步,慢端詳,學會欣賞枯寂之美,老樹、虯枝、寡藤,落木蕭蕭,寒風肅肅,繁華盛顏都散下,才可見風骨經絡,便是自守的清絕,從未沒落。

    沒有更大的野心了,隻想掩門隔窗,鬆針烹茶,焚香聽琴,書中尋一二知己,與我圍爐添趣,秉燭夜話。

    往來隨心,去留無意,時光驚雪,可以沉溺。

    月色真好,院裏泛著清明,照得花影都還未睡,卻是安靜了,不及白天看著喧鬧。它們簇擁著沉寂,讓人心裏倒也想替它們難過,終究是不能一直豔麗著,即便在開得最好的時節裏,也要有這無人花前過的冷落。月下沉吟,花也要懂了,情薄無奈,所以柔弱,一朝落盡,倒也不需要風吹雨打,它自己放手,便罷了。

    好似再活潑的人兒也會有這落寞的時候,原本快意的性子,忽然就隱藏了,再問什麽也不肯說。就如再無心的日子,也難免惆悵,看著順風順水地過著,實則還是有著酸澀。她初一十五去上香,看見數不清的人世悲苦,也知不如意事,向來誰都有。你看著我畫堂人靜,意態閑閑,我也看著你常話家繁,揚眉春風,人生從來無二,都在補自己的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