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官路

第19章 廟會、教育(1/3)

    手頭有了錢, 人就不慌亂, 做什麽也有底氣和精氣神。這一次過年林大秀可不拮據了, 還寫信給戴敏輝和李增仁報喜, 讓他們不用擔心自己, 又將方子的事情說了一下。

    很快兩人回信表示祝賀, 李增仁用開玩笑地口吻問他方子是什麽, 卻被戴敏輝給笑罵了,然後不了了之。

    林大秀買了上好的細棉布,拿去韓家讓給林重陽和狗蛋做新衣裳。張氏看得直心疼, 巴掌大的孩子,見風長,買這麽好的布穿不了倆月多浪費啊。最後就給林重陽做了, 狗蛋還是穿舊衣服, 明明一起長大的孩子,狗蛋就像個泥娃子, 林重陽就像個富家少爺般。

    手頭有錢, 林大秀的懶毛病就會犯, 覺得不需要再那麽賣力抄書, 自然少不得還得被他兒子一頓拐彎抹角地訓。

    雖然林重陽也還小, 畢竟經曆了酸菜方子換來五十多兩銀子的事情, 兒子賺錢比自己多多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林大秀看他兒子的眼神就有些不一樣, 兒子在家裏說話, 也變得份量重起來。

    林大秀習慣了他兒子在外麵出了風頭就把鍋甩在他身上,每當人家興奮地問“林少爺,林家巴拉巴拉是這樣嗎?林少爺,讀書是說巴拉巴拉這樣嗎?”

    林大秀就知道是他兒子說的,自然要兜著的兒子的麵子,免得給兒子丟人。

    從前的時候他還會想兒子怎麽這麽聰明,懂那麽多,真的是書上來的嗎?他甚至還悄悄去書齋尋找兒子說的那些東西,隻是並沒有找到,最後他拍拍自己的腦門,真是犯傻了想那麽多幹嘛,兒子是自己的兒子,兒子聰明難道不是好事嗎?

    基於這個隱秘的心理,他對兒子越來越看重,甚至稍微有點怕,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感覺,藏在他內心深處被愛和歡喜掩蓋著,他自己並沒有覺察。

    等小年前一天,酒樓的酸菜隆重出缸之後,陸掌櫃派人給他們送了十來棵酸菜,還有一些其他的泡菜,主要是蘿卜之類的。悅賓樓這段時間因為新菜式非常忙碌,現在酸菜出缸,聽說他們還特意搞了一個出缸儀式,就是要燒香上供敬神。不過聽說他們敬缸神林重陽很好奇,難道還有缸神,其實也好理解,古代人做東西不那麽容易,儀式感就重,一般要開爐、出缸之類的,都要敬神,儀式感重,隆重的過程就會在人們心目中帶來更重的份量。

    有了酸菜,林重陽又建議包酸菜餃子,韓椿兒等人也好奇,包了兩樣的比較了吃,發現白菜韭菜的鮮美,但是酸菜的脆爽,各有各的味道,都十分好吃。

    口味這個東西很奇怪,喜歡的就會愛之入骨,酸菜,不管是北酸菜還是南酸菜四川酸菜,隻要喜歡吃,那真的是百吃不厭的。

    比方說這個酸白菜,還有酸菜魚裏麵那個酸菜,以及朝鮮酸辣白菜。

    這都是林重陽百吃不厭的,自然也想在這裏普及一下,不過現在沒有辣椒,對於無辣不歡的人來說不能不說有些遺憾。

    這時候的辣子有胡椒和茱萸,可如果那些東西能代替辣椒,那還要辣椒做什麽呢,口感是替代不了的。

    二十三小年祭灶神,二十四寫福字掃塵,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肉,二十七趕集殺雞,二十八二十九女人們發麵包包子做大餑餑擀麵條晾掛麵,三十就過年,女人們包除夕餃子,男人們貼對聯、去祖墳上燒紙添新土。

    一般來說衙門和學堂在二十三之前就已經封印放假,這時候卻是城內的店鋪們生意高峰期,不管是鋪戶還是流動商販,全都賺的盆滿缽滿。尤其是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這三天,連著在城隍廟那裏開大集,老百姓叫趕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